成语拼音:dǒng hú zhí bǐ
成语解释: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尊重历史事实
繁体字形:蕫狐直筆
英文翻译:Dong huzhibi
董:1.监督管理:董督。董事。2.董事:商董。校董。
狐: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笔: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笔。铅笔。钢笔。粉笔。一支笔。一管笔。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笔。工笔。败笔。曲笔。3.用笔写出:代笔。直笔。亲笔。4.手迹:遗笔。绝笔。5.笔画:笔顺。笔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笔钱。三笔账。五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笔。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笔好字。他能画几笔山水画。7.姓。
哎,大家知道“董狐直笔”这成语是啥意思不?说白了,就是形容人写东西一五一十、不藏着掖着,像古代史官董狐那样敢说真话。比如有人问:“为啥这成语能火几千年啊?”害,还不是因为真话永远有人需要嘛!
举个栗子,假设有个公司财报出问题,财务总监硬是顶着压力把数据原原本本公开了。这时候同事可能会夸:“你这真是董狐直笔啊!”——你品,这可比说“你好正直”带劲多了对吧?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敢这么干的人是不是越来越稀罕了?
哎呦,这里头其实有个关键问题:说真话到底图啥?要我说啊,董狐当年记录“赵盾弑君”时,估计也没想着要流芳百世,纯粹就是职业操守。就像现在记者写报道,真相摆那儿了,管它会不会得罪人呢?这种劲儿,搁哪儿都让人佩服。
突然想到,前两天看历史纪录片,有个学者研究古代气候变迁,数据明明显示当时闹旱灾,但文献里愣是吹成风调雨顺。这要搁董狐那儿,估计直接甩笔杆子:“您这彩虹屁我可写不来!”所以说啊,历史真相能传下来,真得感谢这些“死脑筋”的实诚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这世道,董狐直笔的精神该往哪儿使?我看呐,小到朋友圈不P图,大到学术论文不造假,处处都能用上这劲儿。别看事小,积少成多就是社会诚信的根基。就像老话说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真实这玩意儿,得从日常点滴攒起来。
最后唠句实在的,咱虽然当不了史官,但至少能在自己领域里学学董狐。比如写年终总结时不注水,给孩子讲历史时不瞎编,这些小事儿攒起来,也算对得起“董狐直笔”这四个字的分量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