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ng
  • m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éng mèi jí jù

成语解释:用袖子蒙着脸,脚上拖着鞋。形容十分困乏的样子。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十分狼狈

繁体字形:蒙袂輯屨

英文翻译:To cover up one's clothes

蒙袂辑屦的意思

蒙:[méng]1.蒙昧:启蒙。2.遮盖:蒙上头巾。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难。4.形容雨点细小:蒙蒙细雨。5.忠厚的样子。6.“蒙眬”的“蒙”。[mēng]1.欺哄:休想蒙人。2.随便胡猜:瞎蒙。3.昏迷:头发(fā)蒙。[měng]蒙古族。

袂:袖子:联袂(聚在一起)。分袂(分手,离别)。

辑:1.编辑;辑录。2.整套书籍、资料等按内容或发表先后次序分成的各个部分:新闻简报第一辑。这部丛书分为十辑,每辑五本。

屦:古时用麻、葛等做成的鞋。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走在街上突然看到有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鞋子低头疾走,心里立刻就会浮现一个词——蒙袂辑屦。这个成语就像随身携带的古代生活实况转播器,让我们瞬间穿越回两千年前。《左传》里那个用衣袖遮住羞红的脸、鞋带散了都顾不上系的落魄士人,和今天在地铁里手忙脚乱捡文件的白领,本质上都是被生活撞了个满怀的普通人。

举个新鲜例子:小王连续加班三个月,提案却被甲方全盘推翻。凌晨两点他拎着公文包走在空荡荡的街上,西装皱得像咸菜干,领带歪在锁骨位置,皮鞋后跟还卡着半片枯叶。这时候用"蒙袂辑屦的年轻人站在便利店暖光里加热便当",画面感是不是扑面而来?这种窘迫里藏着现代职场的生存寓言。

这个成语为什么能活到今天?秘密在于它捕捉到了人类共通的生存体验。就像手机壳会摔裂、奶茶会洒在白衬衫上,人生总会有想用袖子挡住脸的瞬间。但有意思的是,古人在造词时特意选了"辑屦"这个动作——虽然鞋带散了,手还在努力系好它。这种窘迫中不放弃的劲头,才是成语真正想传递的温度。

换个角度看历史:李清照南渡逃难时写"至今思项羽",苏轼贬谪黄州时作《寒食帖》,哪个不是文人版的蒙袂辑屦?但正是这些"衣袖遮脸"的时刻,反而催生出了最动人的创作。就像被退稿八次的J.K.罗琳在咖啡馆写《哈利波特》,当代创作者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这个古老成语。

有人问"现在谁还会用袖子遮脸啊?"其实地铁里低头刷手机的姿势,办公室隔板后偷偷抹眼泪的样子,社交平台上欲言又止的省略号,都是数字化时代的蒙袂辑屦。当我们给深夜朋友圈设置"仅自己可见",本质上和古人用衣袖挡脸异曲同工——既想藏起脆弱,又渴望被懂得。

有个观察挺有意思:现代人处理窘迫的方式其实更丰富了。你可以像网红博主那样把尴尬瞬间拍成vlog,或者用段子来自嘲解围。但无论形式怎么变,那个核心始终没变——承认脆弱需要勇气,而直面脆弱更需要智慧。就像成语里的主人公,虽然用袖子遮着脸,脚步却始终朝着某个方向前进。

下次遇到想蒙袂辑屦的时刻,不妨把袖子稍稍往下拉一点。说不定会看到街角面包房亮起的暖黄灯光,发现同事悄悄推过来的纸巾,或者听见手机里突然响起的特别提示音。生活给的考题往往自带答案,就像散开的鞋带终会被系紧,遮脸的衣袖也总会放下,毕竟前方还有那么多好风景等着我们去遇见。

"蒙袂辑屦"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