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án tián shēng yù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比喻贤父生贤子
繁体字形:藍田生玉
英文翻译:children born of worthy parents
蓝:1.像晴天天空那样的颜色。2.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提制染料。
田: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田。棉田。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田。盐田。3.同“佃(tián)”。4.同“畋”。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蓝田生玉”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和“虎父无犬子”有点像,说的都是“优秀的环境培养优秀的人”。比如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句子:“小王父母都是科学家,他自己也从小爱钻研,真是蓝田生玉啊!”这里的“蓝田”代指优质的环境,“玉”则比喻人才,整个句子在夸赞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有人可能会问:“蓝田生玉只能用在家庭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公司里可以这样用:“这家创业公司聚集了行业顶尖人才,新人进来半年就能独当一面,果然是蓝田生玉。”这里把公司比作“蓝田”,强调团队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助力。
这个成语背后还有个冷知识——蓝田是真实存在的产玉圣地。汉代《汉书》里就有记载,陕西蓝田山自古盛产美玉。古人用地理特征来比喻人才培育,既形象又有文化底蕴。不过换个角度想,玉石需要打磨才能成器,人又何尝不是呢?再好的环境,也得配上自身努力才行。
现实中“蓝田生玉”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某互联网大厂的实习生培养计划,新人跟着资深导师做项目,半年后就能独立负责模块。这种“优质土壤+成长机会”的模式,让年轻人快速从“璞玉”变成“美玉”。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一个人进了好公司却躺平摆烂,再好的“蓝田”也生不出玉来,可见主观能动性同样关键。
关于这个成语,我倒有个有趣观察:现代人用它时,更多是在强调环境的重要性。比如家长择校时会说“选这个学校图的就是蓝田生玉”,这时候的“蓝田”已经延伸到教育资源、社交圈层等更广泛的概念。这种演变恰恰说明,古人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焕发着生命力。
下次遇到“为什么他这么优秀”的问题时,除了夸本人努力,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听说他从小在博物馆当志愿者,接触的都是文物专家,蓝田生玉嘛!”这样说既点明环境因素,又显得特别有文化范儿。不过要记得,玉不琢不成器,好环境只是起点,持续精进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