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c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ì míng sè cōng

成语解释: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成语出处:宋 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蔽明僿聰

英文翻译:Blocking out the bright and the bright

蔽明塞聪的意思

蔽:1.遮盖;挡住:遮蔽。掩蔽。2.概括:一言以蔽之。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塞:[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聪:1.听觉;听觉灵敏:失聪。耳聪目明。2.聪明:聪慧。

成语评论

哎,大伙儿有没有听过“蔽明塞聪”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说白了就是“蒙住眼睛堵住耳朵”的意思。比如说隔壁老张明明看到部门数据有问题,却装不知道,还跟同事说“这事儿咱别掺和”,这不就是典型的蔽明塞聪吗?

那问题来了——为啥总有人选择“装瞎装聋”呢?举个例子啊,小王发现公司新项目有风险,但怕得罪领导愣是憋着没说。这时候啊,蔽明塞聪就成了“职场生存小妙招”,但长远来看可能让整个团队掉坑里。你看,关键得明白什么时候该睁眼,什么时候该装傻对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时候蔽明塞聪也不全是坏事。比方说咱刷手机时,要是每条热搜都较真儿,那不得累秃噜皮了?这时候主动屏蔽些垃圾信息,反而能让自己耳根子清净。所以说啊,这成语就像把双刃剑,重点看你怎么用啦!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短视频平台不是有“不感兴趣”按钮嘛,这不就是现代版的蔽明塞聪嘛?算法帮我们过滤信息的同时,也可能让人困在信息茧房里。所以说啊,咱们既要学会主动筛选信息,也得时不时探出头看看外面的世界。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蔽明塞聪说到底是个中性词。就像吃火锅选微辣还是特辣,关键得看场合。工作中遇到原则性问题,该睁眼时就别装睡;但面对家长里短的闲话,适当装个聋子反而能活得轻松点。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蔽明塞聪"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