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ān
  • zhī
  • y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ān lí zhī yàn

成语解释:蕃:通“藩”;蕃篱:篱笆;鷃:鹌鹑。栖息在篱笆上的鹌鹑。比喻鼠目寸光,见识狭小的人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蕃籬之鷃

英文翻译:A hedgerow

蕃篱之鷃的意思

蕃:[fān]同“番1”(fān)。[fán]1.(草木)茂盛:蕃茂。蕃昌。2.繁殖:蕃息。蕃孳。[bō]见〖吐蕃〗。

篱:〔篱笆〕房屋、场地等的围栏设施。一般用竹子、苇子、秫秸、荆条、树枝等编扎而成。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鷃:古同“”:“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成语评论

蕃篱之鷃”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出自《庄子》,字面意思是“篱笆间的鹌鹑”,用来形容眼界狭窄、安于现状的人。比如有人明明有机会尝试新领域,却总说“现在这样挺好”,这种心态就能用“蕃篱之鷃”来比喻。

为什么这个成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例子:小王在传统行业工作十年,公司开始数字化转型时,他坚持“手工记录更可靠”,结果逐渐被团队边缘化。这种固守舒适区的状态,正是成语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安于现状有什么不好?其实问题不在“安稳”本身,而在于主动放弃成长的可能性。就像被困在篱笆里的鸟,明明天空广阔,却因为害怕摔跤而拒绝试飞。去年我遇到一位退休教师,60岁开始学编程,他说:“限制我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敢不敢跨出第一步。”

换个角度看,如何避免成为“蕃篱之鷃”?可以试试“5%突破法”:每周花少量时间接触陌生领域。邻居张阿姨就是这么做的,她55岁开始学短视频剪辑,现在成了社区里的“银发博主”。这种渐进式改变,既保留了安全感,又逐步拓宽了生活边界。

当代社会信息高度流通,物理的篱笆早已消失,但心理的藩篱依然存在。与其嘲笑成语中的鹌鹑,不如反思:我们是否也在用“习惯”“年龄”“行业”给自己筑起了隐形围墙?下次面对新机会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是真实的局限,还是自我设定的障碍?毕竟,真正的自由,从突破认知边界开始。

"蕃篱之鷃"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