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ǒu zhōng jí qǔ
成语解释: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藪中荆麯
英文翻译:Jingqu in serval
薮:1.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泊。也指有草无水的沼泽。2.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渊薮。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荆: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荆请罪。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曲:[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qū]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薮中荆曲”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常见的生活场景:一个人身处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的困境中,进退两难。比如,小明刚入职新公司,发现部门内部矛盾重重,同事间互相推诿责任,项目推进像在泥潭里走路。这时候有人感叹:“这真是薮中荆曲,想做事都找不到下脚的地方啊!”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的核心是强调环境恶劣,还是在说人面对困境的态度?其实两者都有。它既点明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也暗含了突破困境的可能性。就像在荒野中迷路的人,如果只顾抱怨荆棘扎人,可能永远走不出去;但若冷静观察,或许能找到一条隐约的小径。
我遇到过类似情况。去年参与社区改造项目时,既要协调不同利益方,又要解决资金缺口,简直像在荆棘丛里跳舞。但正是这种复杂局面,倒逼我们想出了“居民众筹+企业赞助”的创新模式。这让我想到:薮中荆曲的环境,反而可能成为激发创造力的催化剂。
现代人常把“内卷”挂在嘴边,觉得竞争环境像密不透风的荆棘墙。换个角度看,这种压力何尝不是打磨能力的磨刀石?就像登山者不会抱怨山路崎岖,反而享受征服的过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在看似混乱的处境中,保持梳理头绪的耐心和发现机会的眼光。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薮中荆曲思维法”:先画张现状图标出所有障碍点,再用不同颜色标记可改变和不可变因素。这个方法帮我多次从混沌中理清头绪,就像给荆棘丛做了次精准修剪,原本看似无解的局面,总能找到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