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ǔ fù wú quǎn zǐ
成语解释:勇猛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
成语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以十九岁之妙龄弱质,凌数千里之莽涛瘴雾,亦可谓虎父无犬子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繁体字形:虎父无犬子
英文翻译:Tiger father without dog son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父:[fù]1.父亲:父子。老父。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祖父。伯父。舅父。[fǔ]1.老年男子:田父。渔父。2.同“甫1”3.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犬:狗:警犬。猎犬。牧犬。军用犬。丧家之犬。鸡鸣犬吠。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老张是村里出了名的木匠,手艺精湛,结果他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十几岁就能独立打出一套桌椅。村里人提起这事儿,总会感叹一句:“真是虎父无犬子啊!”你看,这里既夸了父亲的本事,又点明了孩子继承了优点,一句话把两代人的关系说透了。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父母厉害,孩子就一定优秀吗?其实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必然”,而在“概率”。比如三国时期的关羽骁勇善战,他的儿子关平同样在战场上屡建战功。这种传承不光靠遗传,更多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做事专注,孩子自然容易模仿;家里重视教育,孩子学习的动力就更强。
再举个反例,《红楼梦》里的贾政为人古板严肃,儿子贾宝玉却厌恶功名、只爱吟诗作对。这时候还能说“虎父无犬子”吗?其实换个角度看,贾宝玉在文学上的造诣反而继承了贾府深厚的文化底蕴。这说明同一家庭可能培养出不同方向的“虎子”,关键要看如何定义“优秀”。
我自己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很多医生家庭的孩子选择学医,律师的子女常报考法学院。这种职业传承背后,不只是简单的“子承父业”,更多是家庭氛围带来的潜移默化。就像从小在果园长大的孩子,闭着眼睛都能闻出不同果子的成熟度——环境熏陶的力量,有时候比基因更强大。
不过也要警惕思维定式。认识一位老教师,他儿子偏偏成了登山运动员。老爷子起初觉得“不务正业”,后来发现儿子在极限运动领域闯出了名堂。这时候再看“虎父无犬子”,其实可以更包容——父亲的坚韧品格转化成了儿子挑战高峰的勇气,谁说这不是另一种传承呢?
说到底,这句话更像一盏指路灯,提醒我们关注家庭教育的可能性,而不是给孩子贴标签。就像种树,父母先把土壤培育肥沃了,至于长成松柏还是果树,既要用心栽培,也要尊重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