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 xíng shǔ bù
成语解释:步:步行。形容谨小慎微
成语出处:清·新广东武生《黄萧乔回头》:“虽小道亦有可观,但我见贤弟蛇行鼠步,鬼鬼马马,无文无气。”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虵行鼠步
英文翻译:Serpentine rat
蛇:[shé]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动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yí]见“逶蛇”。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鼠: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埠”(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蛇行鼠步”这个成语,你第一次听到时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其实它的意思并不复杂,用来形容人行动时偷偷摸摸、左顾右盼的样子,就像蛇贴着地面爬行、老鼠贴着墙根溜走一样。比如:“老王为了躲开同事借钱,这几天在公司走廊里蛇行鼠步,连去茶水间都要绕远路。”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瞬间鲜活起来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蛇和老鼠来比喻呢?其实这两种动物的行动方式自带“隐秘感”。蛇的爬行轨迹曲折隐蔽,老鼠的移动路径则贴着墙角快速溜过,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个充满画面感的成语。比如在小说里,可以这样用:“夜幕下的小偷蛇行鼠步地摸进院子,连门口的看门狗都没察觉。”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并非只能形容负面行为。比如在紧急情况下,消防员为避免惊动被困者,可能也会“蛇行鼠步靠近坍塌的墙体”。这里反而凸显了谨慎和专业。可见词语的色彩取决于使用场景,就像同样是红色,既可以是警示灯,也可以是婚礼的喜气。
说到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需要低调处理的场景。比如部门会议上,当同事A发现领导正在批评的项目正是自己负责的,他“突然低头蛇行鼠步退到后排座位,恨不得变成透明人”。这种略带幽默的表述,比直接说“躲藏”更能引发共鸣。
个人认为,这类成语就像文化基因库里的活化石。当我们用“蛇行鼠步”替代千篇一律的“鬼鬼祟祟”时,不仅让语言更生动,也在无形中传承着语言背后的观察智慧。下次看到有人踮着脚尖悄悄走路,不妨笑着来一句:“你这蛇行鼠步的,是要去给谁惊喜啊?”
语言就像工具箱,多备几件趁手工具总没错。试着把“蛇行鼠步”放进你的表达清单,下次描述小心翼翼或蹑手蹑脚的情形时,这个成语说不定就能让对话变得妙趣横生。毕竟,谁不喜欢听点带画面感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