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ǔ jǐn wú líng
成语解释: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细雨才收,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丝织品
繁体字形:蜀錦吴綾
英文翻译:Shujin Wuling
蜀:1.朝代名。1.三国之一。参同“汉”2.十国之一(903—925)。王建建立。建都成都,国号蜀,史称前蜀。为后唐所灭。3.十国之一(933—965)。孟知祥在成都建立。国号蜀,史称后蜀。为北宋所灭。2.四川的别称。
锦:1.丝织物的一种。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地上织出的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有库锦、蜀锦、宋锦、云锦等。2.形容鲜明华丽的色彩:锦霞。锦鸡。
吴:1.周朝国名(?—前473)。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2—280)。孙权建立。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建都建业(今南京),国号吴,也称孙吴或东吴。为晋所灭。2.十国之一(902—937)。杨行密建立。建都广陵(今江苏扬州)。为南唐所灭。
绫:丝织物的一种。用桑蚕丝或桑蚕丝同人造丝交织而成。质地较缎轻薄。
“蜀锦吴绫”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丝绸工艺,用来形容物品精美绝伦。比如在参观博物馆时,有人指着展柜里泛着暗光的织物说:“这些蜀锦吴绫级别的文物,当年可是皇室专供。”这种用法既点明了物品的珍贵,又暗含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布料吗?其实不然。比如某设计师将传统刺绣融入现代礼服,台下观众惊叹:“这剪裁像蜀锦吴绫般讲究!”这里既保留了原意中“精工细作”的核心,又拓展到现代设计领域,可见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常被商家用来打造品牌故事。某茶叶铺的广告语写着:“采自海拔千米的茶园,每一片茶叶都带着蜀锦吴绫般的匠心。”这种类比不仅突出产品品质,更巧妙唤起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的信任感,比直接说“高端大气”更有说服力。
个人认为,当代人使用这类成语时不必拘泥古意。就像朋友最近装修新房,指着定制的雕花木门说:“这纹路比蜀锦吴绫还细腻。”这种生活化的改编反而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毕竟语言本就是流动的,重要的是传递“精益求精”的精神内核。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使用成语会显得刻意。曾有学生在作文里写“食堂的包子皮薄如蜀锦吴绫”,这种强行套用就闹了笑话。恰当的用法应该像调味料,点到为止即可。毕竟再好的丝绸,做成满汉全席也会让人审美疲劳。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地域性成语往往藏着文化密码。就像“蜀锦吴绫”暗含着古代产业格局——蜀地织锦技术冠绝天下,吴郡轻纱薄如蝉翼。下次遇到类似成语,不妨查查背后的地理故事,会发现比死记硬背有意思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