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mù chái shēng
成语解释: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文公元年》:“蜂目而豺声,忍人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坏人
繁体字形:蜂目豺聲
英文翻译:ferocious looking
蜂:1.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如蜜蜂、胡蜂;有的单独或成对生活,捕食小虫,如蜾蠃(luǒ);有的营寄生生活,如寄生蜂;有的危害植物,如叶蜂。2.比喻成群地:蜂聚。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豺:哺乳动物,外形像狼而小,耳朵比狼的短而圆,毛大部棕红色。性凶猛,常成群围攻鹿、牛、羊等猎物。也叫豺狗。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蜂目豺声”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它形容人眼睛像黄蜂一样尖锐,声音像豺狼一样刺耳,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外表凶狠、言语刻薄的样子。比如,古装剧里的反派角色眯着眼睛冷笑时,弹幕里常会飘过一句:“这人真是蜂目豺声!”
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真实场景:办公室里,新来的主管总爱斜眼看人,开会时用沙哑的嗓音打断同事发言。事后有人嘀咕:“他说话像刀片刮玻璃,眼神像盯猎物,简直是蜂目豺声的真人版。”这里既点出了外貌特征,又暗含了对性格的判断。
为什么说“蜂目豺声”不单指长相?这个成语其实藏着古代相术的智慧。《左传》里记载,楚成王挑选太子时,大臣用“蜂目而豺声,忍人也”劝他三思。这说明古人认为外在表现能反映内心——眼神的锐利暗示算计,声音的刺耳隐喻冷酷。但放到今天,我们更应警惕“以貌取人”的陷阱。
当代生活中如何理解它?我在咖啡厅见过一位纹身大汉粗声训斥店员,结果转头却蹲下帮老太太捡散落的水果。这让我想到:蜂目豺声的表象下,可能有你看不见的温柔。就像榴莲外壳坚硬刺手,果肉却香甜绵软。所以遇到“看起来很凶”的人,不妨多给彼此一个微笑的机会。
下次看到地铁里板着脸的乘客,别急着下判断。或许他只是加班太累,或许他正为生病的宠物揪心。蜂目豺声的皮囊,装着的可能是滚烫的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