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g
  • shí
  • yīng
  • cā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g shí yīng cāi

成语解释: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同“蜂迷蝶猜”。

成语出处:元本 高明《琵琶记 牛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识莺猜。”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蜂識鴬猜

英文翻译:The bee knows the Warbler

蜂识莺猜的意思

蜂:1.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如蜜蜂、胡蜂;有的单独或成对生活,捕食小虫,如蜾蠃(luǒ);有的营寄生生活,如寄生蜂;有的危害植物,如叶蜂。2.比喻成群地:蜂聚。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莺:鸟,身体小,多为褐色或暗绿色,嘴短而尖。叫的声音清脆。吃昆虫,对农业和林业有益。种类很多。

猜:1.推测:猜谜。2.疑心:两小无猜。

成语评论

蜂识莺猜”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人与人之间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猜忌,就像蜜蜂和莺鸟看似在花丛中互动,实则各怀心思。比如同事之间因为没沟通清楚,导致项目进度卡壳,这时候就能用上这个词:“他俩一个拼命赶工,一个反复修改需求,简直是蜂识莺猜,最后才发现目标压根不一致。”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疑神疑鬼’有啥区别?”其实重点在“互动中的误解”。比如朋友聚餐,小明偷偷看了眼手机,小红以为他在吐槽自己,其实他只是在查路线。这种带着点无奈又好笑的误会,用“蜂识莺猜”就比“疑神疑鬼”更贴切——毕竟双方都不是恶意,只是信息差了。

生活中这种场景比比皆是。比如父母看到孩子锁房门就怀疑在打游戏,实际人家可能在写日记;老板见员工加班以为在奋斗,其实人家只是白天摸鱼。与其让关系像绷紧的弦,不如学学蜜蜂采蜜的直白——想要花蜜就直接去采,想要沟通就直接开口问。

我自己遇到过类似的事:有次开会提了个方案,同事突然冷笑一声。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后来才知道他只是牙疼捂脸。你看,过度解读反而容易闹笑话。现在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先开玩笑问一句:“您这表情是反对还是牙疼啊?”既化解尴尬,又高效解决问题。

说到底,“蜂识莺猜”背后藏着现代人常有的焦虑:害怕被误解,又懒得解释。但换个角度想,蜜蜂和莺鸟虽然偶尔误会,不也共同让花园生机勃勃吗?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给对方递块“信息蜂蜜”,没准误会就酿成甜味了。

"蜂识莺猜"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