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qǐ yún yǒng
成语解释: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大。
成语出处:鲁迅《二心集 我们要批评家》:“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事物等
繁体字形:蜂起雲湧
英文翻译:be raging like a storm
蜂:1.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如蜜蜂、胡蜂;有的单独或成对生活,捕食小虫,如蜾蠃(luǒ);有的营寄生生活,如寄生蜂;有的危害植物,如叶蜂。2.比喻成群地:蜂聚。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涌:[yǒng]1.水或云气冒出:泪如泉涌。风起云涌。2.从水或云气中冒出:雨过天晴,涌出一轮明月。脸上涌起了笑容。3.波峰呈半圆形,波长特别大、波速特别高的海浪。[chōng]河汊(多用于地名):河涌。虾涌(在广东)。
“蜂起云涌”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像一群蜜蜂突然冲出来,或者天上的云层翻腾滚动?其实它真正的意思是形容某种事物或现象像蜂群起飞、云层涌动一样,短时间内大量出现且势头猛烈。比如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人多的场景吗?”其实不然。举个例子,近几年短视频平台上各种新奇的创意内容蜂起云涌,用户从模仿舞蹈到科普知识,几乎覆盖了所有领域——这种“爆发力”才是成语的核心。
那“蜂起云涌”只能描述积极的现象吗?当然不是。比如某地突然爆发多起网络诈骗案件,警方通报时可能会用“案件蜂起云涌”来形容事态紧急。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本身不带褒贬,更像是对“量变引起质变”的动态描述。就像春天的野花一样,一茬接一茬往外冒,你说它是美景还是杂草?全看观察者的视角。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雨后春笋’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蜂起云涌”更强调集体行动的动态感。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堪称蜂起云涌——厂房遍地开花,工人集体转型,机器声昼夜不停。这种画面不仅有数量,更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冲击力。而“雨后春笋”则更偏向事物自然生长的静态感。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代格外有生命力。想想最近的AI技术发展:从聊天机器人到图像生成工具,各类应用蜂起云涌般涌现,让人既兴奋又应接不暇。这种快速变迁的场景,恰好印证了成语中“蜂群躁动、云海翻腾”的意象。不过在这种浪潮中,保持独立思考反而更重要——毕竟不是所有涌现的事物都经得起时间考验。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看到社交媒体上某个话题突然霸榜热搜,评论区观点蜂起云涌时,是先跟随大流,还是退后一步观察全貌?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或许是:面对汹涌而来的浪潮,看清方向比随波逐流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