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uān bì chóng shàn
成语解释:蠲:免除;敝:破旧;善:美好。指革除敝政,崇尚雅道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论》:“且好仁恶杀,蠲敝崇善,所以贤达君子多爱其法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管理人员
繁体字形:蠲敝崇善
英文翻译:I believe in goodness
蠲:积存(多见于早期白话)。
敝:1.破旧;破烂:敝衣。舌敝唇焦。2.谦辞,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敝姓。敝处。敝校。3.衰败:凋敝。经久不敝。
崇:1.高:崇山峻岭。2.尊敬;重视:崇敬。推崇。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蠲敝崇善”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它的核心就是“丢掉坏的,坚持好的”。比如一家老牌企业发现员工经常加班却效率低下,管理层决定改革:取消无意义的打卡制度,同时设立项目奖金,鼓励高效工作。这就是典型的“蠲敝崇善”——砍掉拖后腿的规则(蠲敝),用更合理的机制激励团队(崇善)。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先破后立”?直接推广好的做法不行吗?其实问题就出在这里。比如一个人想养成读书习惯,但如果手机一响就刷短视频,再怎么计划读书也难坚持。这时候就需要先“戒掉无节制刷手机”(蠲敝),再“固定每天读书半小时”(崇善)。坏习惯不清理,好习惯就像种子撒在杂草丛里,很难生根。
举个接地气的社区案例。某小区停车乱象严重,物业没有一味罚款,而是做了两件事:重新规划车位线解决空间浪费(蠲敝),组建志愿者车队帮助新手停车(崇善)。结果三个月后,晚高峰找车位时间从20分钟缩短到5分钟。这种“解决问题+激发善意”的组合拳,比单纯贴罚单有效得多。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尤其值得琢磨。我们常说要“断舍离”,其实和“蠲敝”异曲同工;而“崇善”更像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北极星指标”。就像整理衣柜,光扔掉旧衣服(蠲敝)不够,还得明确自己适合什么风格(崇善),否则很快又会塞满不合适的衣服。生活工作中,定期做这种“系统升级”,比闷头蛮干更重要。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总说“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的人,往往卡在“蠲敝”这步。比如知道熬夜伤身,但放不下睡前刷手机的快感;明白拖延误事,却贪恋“最后一刻爆发”的刺激。真正的改变,需要把“丢掉什么”和“追求什么”具体化——就像船要前进,既要解开锚链,也要扬起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