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éng
  • yáng
  • yàn
  • d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ng yáng yàn duàn

成语解释: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成语出处:明 高明《琵琶记 官邸忧思》:“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音信不通

繁体字形:衡陽雁斷

英文翻译:Hengyang Yanduan

衡阳雁断的意思

衡:1.秤杆。泛指称重量的器具。2.称量(liáng):衡其轻重。3.衡量:衡其得失。4.古又同“横(héng)”。

阳: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阳文。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8.指男性生殖器。9.姓。

雁:鸟,外形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常见的有鸿雁、白额雁等。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成语评论

衡阳雁断”这个成语源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原句是“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后来演变成比喻音信断绝、失去联系的状态。比如:“疫情初期,老张突然和老家断了联系,就像衡阳雁断一样,家人整整三个月不知道他的消息。”这样的场景既符合成语的意境,又贴近现代生活。

为什么用“衡阳”来比喻音信断绝?原来古人观察到,大雁南飞时最远到达衡阳回雁峰便不再前行。当人们看到雁群消失在衡阳,就意味着它们不会再传递书信,自然引申为“失去联系”。比如同事离职后突然消失在工作群,朋友出国后再无动态更新,都可以用“衡阳雁断”来形容这种戛然而止的失联状态。

有个有趣的现象:在通讯发达的今天,“衡阳雁断”反而有了新解读。有人用这个成语形容那些突然退出社交网络的朋友:“小王注销了所有社交账号,就像衡阳雁断,连个‘已读不回’的机会都不给。”这种古今意境的碰撞,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何在生活中避免“衡阳雁断”?主动沟通是关键。去年我有个发小搬家后失联,后来发现他换了手机号却忘了通知亲友。这件事让我意识到:现代社会的“雁群”其实从未消失,只是需要我们主动挥动“翅膀”保持联系。定期给远方的亲人发条语音,给老朋友的朋友圈点个赞,都是防止“雁群迷失”的好方法。

有学者研究发现,当代人平均每两年会自然疏远60%的社交关系。这让我想到:与其被动接受“衡阳雁断”,不如主动创造“鸿雁传书”。上个月我特意给十年未见的大学室友寄了明信片,结果意外收到了他手写的回信——这种有温度的连接,正是对抗数字化时代情感疏离的良药。

下次当你发现某段关系出现“衡阳雁断”的征兆时,不妨试试传统又有效的方法: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或者写封短信。就像候鸟终会找到归途,真挚的情感联系也值得用心维系。毕竟在这个即时通讯的时代,真正的“雁阵惊寒”可能就藏在我们的未读消息列表里。

"衡阳雁断"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