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ǎo
  • niǎo
  • píng
  • p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ǎo niǎo píng píng

成语解释:袅袅: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状语、定语;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裊裊娉娉

英文翻译:delicate and pretty

袅袅娉娉的意思

袅:柔软细长的样子:袅娜。

袅:柔软细长的样子:袅娜。

娉:〔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娉:〔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成语评论

袅袅娉娉”这个成语,光看字面就让人联想到轻盈柔美的姿态。比如在古风小说里,作者可能会这样写:“少女一袭素衣,袅袅娉娉穿过回廊,裙摆随风轻扬,仿佛画中仙。”这里用“袅袅娉娉”不仅勾勒出少女的体态轻盈,还给画面增添了一丝古典韵味。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这个成语?换成‘走路很轻’不行吗?”其实差别在于意境。比如形容现代舞者的表演:“她踩着音乐的节奏,袅袅娉娉地滑过舞台,每个动作都像流水般自然。”换成“走路很轻”就失去了那种流动的美感,而“袅袅娉娉”自带诗意滤镜。

更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非人物描写上。比如写初春的柳枝:“河岸边的垂柳袅袅娉娉地舒展嫩芽,细枝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植物拟人化的表达瞬间让场景活了起来,比单纯说“柳枝发芽”多了份灵动。

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文字里的“美颜相机”。比如描写传统戏曲演员:“花旦踩着云步袅袅娉娉登场,水袖翻飞间,观众席响起一片吸气声。”既点出了专业功底,又让读者脑补出衣袂飘飘的动态画面,比平铺直叙更有记忆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更适合需要营造氛围的场景。如果用在科技类文章里说“机器人袅袅娉娉地移动”,反而会显得违和。但在描写古风角色、自然景观或艺术表演时,它就像给文字插上了小翅膀,带着读者往更诗意的方向飞。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成语里的叠字“袅袅”和“娉娉”其实自带音律美。试着把“炊烟袅袅升起,少女娉娉而来”连起来读,会发现发音本身就在模仿那种柔和的起伏感。这种文字与声音的双重美感,正是汉语独有的魅力。

袅袅娉娉的造句

  1. 造句 袅袅娉娉潇潇洒洒的是三月的春风,清清爽爽坦坦荡荡的是三月的春风,将希望播种把生命唤醒的是三月的春风,描七彩画卷奏急管繁弦的是三月的春风……三月的春风哟似多情的少女,三月的春风哟如造物的精灵。
  2. 造句 面如冠玉袅袅娉娉袅袅婷婷柔枝嫩条柔枝嫩叶。
  3. 造句 暮春夏初,虞美人花姿态葱秀,袅袅娉娉,花冠轻盈灿若锦霞,因风飞舞,俨然彩蝶展翅。
  4. 造句 袅袅娉娉潇潇洒洒,清清爽爽坦坦荡荡。
  5. 造句 可儿袅袅娉娉,轻移莲步来到花厅里。
  6. 造句 虞美人,姿态葱秀,袅袅娉娉,因风飞舞,俨然彩蝶展翅,引人遐思。
  7. 造句 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袅袅娉娉地从回廊步入厅内,美目巧盼,口角含春,正是“凌烟楼”。
  8. 造句 沈岳这才回首,见到一个非常年轻的美女,二十多岁的样子,袅袅娉娉的,正从门口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