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ě
  • g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ī zhě guàn mù

成语解释:赭:赭衣,古代囚衣;木:指“三木”。加在手足上的刑具。穿囚衣,戴刑具

成语出处: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虽李绂、孙嘉琻之无过,犹一切被赭贯木以挫辱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被赭貫木

英文翻译:Run through wood with ochre

被赭贯木的意思

被:[bèi]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被子。被单。棉被。毛巾被。羽绒被。被褥。2.盖,遮覆:被覆。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遭遇,遭受:被灾。被难(nàn)。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辞退了。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被动。被告。被批评。被剥削。[pī]古同“”,覆盖。

赭:红褐色:赭石。

贯:1.穿;贯通:如雷贯耳。学贯古今。2.连贯:鱼贯而入。累累如贯珠。3.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万贯家私。4.世代居住的地方:籍贯。乡贯。5.事例;成例:一仍旧贯。6.姓。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成语评论

被赭贯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背后的故事其实很有意思。字面意思是“穿着赭色囚衣、戴着木制枷锁”,用来形容犯人受刑的状态。不过,现在人们更多用它比喻因犯错而承担后果,或者陷入无法逃避的困境。

举个古代的例子:《汉书》里记载过一个官员贪污被查,最终“被赭贯木,流放边疆”。这里不仅描绘了他受罚的场景,更暗含了“权力滥用必遭反噬”的警示。

现代可以这样用:公司财务造假曝光后,管理层全员“被赭贯木”,不仅要面对法律制裁,更失去了公众信任。这个用法跳出了古代刑罚的框架,转而强调现代社会的规则约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更直白的“受到惩罚”而要用这个成语?其实关键在于它自带画面感——赭衣和木枷的视觉冲击,比抽象的概念更能让人记住代价的沉重。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强调“自作自受”的场景。比如环保话题中,可以说“过度开发自然,终将让人类被赭贯木”。但要注意使用场合,毕竟它带着强烈的负面色彩。

语言就像活化石,每个成语都藏着时代密码。“被赭贯木”从具象的刑具演变为抽象的概念符号,恰恰说明汉语的表达智慧——用历史记忆唤醒现实共鸣。下次遇到需要警示后果的情况,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既含蓄又有力。

"被赭贯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