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cái qǐ yì
成语解释:见了财物;顿生歹意。
成语出处:元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又见了十五贯钱,一时见财起意,杀死丈夫,劫了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見財起意
英文翻译:think of stealing on seeing sb . 's money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财:1.钱和物资的总称:财产。财物。理财。2.姓。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见财起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看到钱财后产生不正当的念头。比如,张三捡到邻居掉落的钱包,原本想归还,但看到里面厚厚一叠现金,突然起了贪心,偷偷塞进自己口袋——这就是典型的“见财起意”。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容易在金钱面前动摇?其实这和人性中的欲望有关。心理学家发现,当意外之财突然出现时,大脑的奖励机制会被激活,容易让人忽略道德约束。就像寓言里守着金鸡蛋杀鸡的农夫,短视的贪婪反而毁了长远利益。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会见财起意。李四的故事就完全相反:他在工地打工时挖出古董,立即上报文物部门。面对周围人“悄悄卖掉”的怂恿,他笑着说:“该我的跑不掉,不该我的拿了烫手。”这种选择背后,既有法律意识,也有对底线的坚守。
现实生活中,如何避免被贪念牵着走?有个简单方法:在诱惑出现时多问自己“十年后会不会后悔”。某公司会计挪用公款前,正是想到孩子将来要以罪犯父亲为耻,才悬崖勒马。这种把后果具象化的思考,往往能浇灭一时的冲动。
个人认为,见财起意的本质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考验。就像暴雨中的伞,有人用它遮风挡雨,有人却拿来戳破别人的车胎。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选择做那个撑伞的人,还是毁伞的人。
当代社会处处存在利益诱惑,从职场晋升到投资理财,每个选择都像岔路口。那些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或许走得不快,但脚下的路会越走越宽。毕竟,能安稳入眠的夜晚,可比提心吊胆的数钱时刻珍贵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