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ī
  • t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ī tiān jǔ dì

成语解释: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成语出处:《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贺者像天,方者则地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規天榘地

英文翻译:To be strict

规天矩地的意思

规:1.画圆形的工具:圆规。两脚规。2.规则;成例:校规。革除陋规。3.劝告:规劝。规勉。4.谋划;打主意:规划。规定。5.姓。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矩:1.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则;规矩:循规蹈矩。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成语评论

规天矩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古代工匠建造宫殿时,必须严格遵循《营造法式》中的尺寸和比例,这种“规天矩地”的操作方式,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保证了建筑的千年不倒。这时候可能有人问:现代人还需要这么死板地遵守规则吗?

来看个反差案例:某科技公司开发自动驾驶系统时,工程师坚持用数学建模约束算法边界,这种“规天矩地”的严谨态度,反而让车辆在突发状况中表现更稳定。这说明看似束缚的框架,往往能激发出更可靠的安全保障。有趣的是,当团队试图突破物理定律做创新时,系统立即出现不可控风险——规则有时候就像空气,存在时感觉不到,失去时才知重要。

有人可能会疑惑:生活中怎么体现这个成语?想象新手厨师做菜,严格按照食谱的克数和步骤操作,虽然显得刻板,却能确保基础味道稳定。反观经验老道的主厨,也是在掌握基本功后,才敢即兴发挥。这个对比揭示:规矩不是创新的对立面,而是创新的起跳板。

个人认为,数字时代更需要“规天矩地”的智慧。比如程序员编写代码时,遵循语法规则就像建造数字世界的榫卯结构。有个真实案例:某电商平台在促销活动前,技术团队坚持用压力测试模型反复验证系统承载量,这种提前设限的准备工作,反而让当天流量峰值成为破纪录的契机。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当AI开始自主创作时,人类给它设定的伦理边界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规天矩地”?就像父母给孩子立家规,初衷不是限制成长,而是为更安全的探索空间铺路。这种代际传递的约束智慧,或许正是文明延续的关键密码。

"规天矩地"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