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wéi wèi tú
成语解释:畏途:危险可怕的道路。指把某种事物看得很可怕;像极难行走的路。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視為畏途
英文翻译:regard it as a dangerous road to take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畏:1.怕:不畏艰险。英勇无畏。2.敬服:令人畏服。后生可畏。
途:1.道路:路途。旅途。长途。道听途说。半途而废。用途。2.姓。
“视为畏途”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看作一条让人害怕的路”,常用来形容某件事困难重重,让人心生退意。比如有人会说:“创业风险大,许多年轻人把它视为畏途。”这句话里的“畏途”不仅指经济压力,还可能隐含着对失败后果的担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容易对困难的事产生畏惧?举个例子,一个刚毕业的学生面对职场竞争,可能会把“主动争取机会”视为畏途,宁愿待在舒适区。这背后其实是未知带来的恐惧——怕犯错、怕被否定、怕证明自己能力不足。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畏途”是否真的无法跨越?
我曾见过实习生因为害怕做汇报PPT,连续三周熬夜修改二十版。后来他坦言:“真正做起来才发现,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说服自己开始。”这个例子恰好说明,多数人眼中的“畏途”,往往在行动后才会显露出真实难度——有时甚至比想象中简单。
有趣的是,同样的挑战在不同人眼中分量不同。比如公开演讲,有人紧张到失眠,有人却乐在其中。这种差异来自哪里?个人认为关键在于认知框架:把挑战看作“证明自己不行”的考场,还是“锻炼能力”的训练场。前者会放大困难,后者则能分解步骤逐个突破。
现实中,很多被视为畏途的事其实藏着转机。就像爬山时觉得陡坡难行,但找到合适的登山杖和落脚点后,反而能比平路走得更快。工作中接手棘手项目、学习中攻克薄弱科目,往往在突破后带来远超预期的成长。与其说“畏途”是障碍,不如说是筛选器——吓退的永远是准备不足的人。
最后想说的是,对“畏途”的恐惧本身没有对错,它是人类保护自己的本能。但当我们意识到这种恐惧的虚张声势,或许就能像拆解一团乱麻那样,找到那个轻轻一扯就能理顺的线头。毕竟,连珠穆朗玛峰都有登山路径,更何况生活中的那些“畏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