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wēi
  • zhī
  • zh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wēi zhī zhuó

成语解释: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思虑》:“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視微知著

英文翻译:see the hint , see the trend

视微知著的意思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著:[zhù]著作:名著。译著。[zhuó]1.同“着1”(zhuó)。2.同“着2”(zhuó)。[zhe]同“”(·zhe)。

成语评论

视微知著”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老张发现小区垃圾桶的塑料瓶数量突然减少,原本只是件小事,但他联想到最近社区群里的环保讨论,立刻组织了一次旧物改造活动,结果参与人数爆满。你看,细微的变化里往往藏着群体的需求。

为什么有人能从小细节预测大趋势?比如一家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发现,用户点击"夜间模式"的频次增加了30%,便推动团队研发护眼功能,半年后该功能成了行业标配。这种能力不是玄学,而是长期观察和逻辑推演的叠加——数据波动是表象,背后是用户对健康用眼的潜在需求。

在人际关系中如何运用这个智慧?我有个朋友总能在聚餐时注意到谁筷子动得少,悄悄换对方喜欢的菜。她说:“食欲变化就像情绪晴雨表。”这种细腻不是讨好型人格,而是懂得通过行为细节理解他人状态。就像中医把脉,脉搏轻跳重按间藏着整个身体的秘密。

有人觉得关注细节太耗精力,但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高效认知的捷径?去年我们部门新领导上任,别人都在关注他的管理风格,小李却注意到他办公桌上的《敏捷开发实践》,提前准备了迭代方案,结果在项目重组时脱颖而出。关键细节就像拼图边角,找准了就能更快拼出全貌。

这种思维方式需要刻意训练吗?我习惯每天花十分钟记录三个反常现象:为什么今天地铁早高峰人少了?常去的面馆为何换了收款码?这些看似无关的疑问,渐渐串成了理解城市生活的线索。就像海边捡贝壳的孩子,单个贝壳普通,收集多了就能拼出潮汐的韵律。

当科技让信息获取越来越便捷,“视微知著”反而显得珍贵。算法推送让我们习惯被动接收,主动观察的能力却在退化。那些在碎片中拼出真相的人,就像暗室里的萤火虫,虽然光芒微弱,却能在混沌中指明方向。这种智慧永远不会被大数据替代,因为它关乎人类特有的洞察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