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 zhě
  • z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án zhě wú zuì

成语解释:言者:说话的人。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成语出处:《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繁体字形:言者无罪

英文翻译:the speaker is not to be blamed

言者无罪的意思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罪: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成语评论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言者无罪’对他们不适用。”

言者无罪的造句

  1. 造句 言者无罪闻者戒,下流上通上下泰。
  2. 造句 相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 造句 古人早就说过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大家有什么意见,只要提出来,就是对我的帮助。
  4. 造句 对待批评的态度,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 造句 人家说的对不对,你就暂时不要计较。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嘛!
  6. 造句 言者无罪,大家有意见尽管提啊.
  7. 造句 你只需要简单地要求大家做出反馈,并且确保“言者无罪”,就会改变团队的行为。
  8. 造句 这种人不但有言论,而且有行动,他们是有罪的,“言者无罪”对他们不适用。
  9. 造句 言者无罪,言官弹劾人骂人,即便是骂错了,也不会有丝毫处分。
  10. 造句 衡臣,朕是很信任你的,有什么就说,今日言者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