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èn
  • é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èn sǐ lǐ ér

成语解释:坚持某种道理或理由

成语出处: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不准备变,岿然不动认死理儿不管山下旌旗是否在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认死理儿

英文翻译:be as obstinate as a mule

认死理儿的意思

认:1.认识;分辨:认字。认清是非。自己的东西,自己来认。2.跟本来没有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认了一门亲。认老师。3.表示同意;承认:公认。否认。认可。认输。认错儿。4.认吃亏(后面要带“了”):你不用管,这事我认了。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儿:1.雄性的:儿马。儿狗。2.后缀(注音作r)。3.名词后缀,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a)表示小:盆儿、棍儿、窟窿儿、小车儿。b)表示词性变化:吃儿、盖儿、卷(juǎn)儿(动词名词化);亮儿、尖儿、零碎儿(形容词名词化)。c)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门儿、根儿、油水儿。d)区别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儿(海洛因),老家—老家儿(父母和家中其他长辈)。4.少数动词的后缀:玩儿。火儿。参看〖儿化〗。“兒”

成语评论

有人问:"认死理儿到底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过分坚持某个观点,就算实际情况变了也不肯调整。比如同事老张坚持认为必须用传统方式打印合同,明明电子签名更高效,他偏要抱着打印机不放。

这种性格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邻居王阿姨总说"小孩发烧必须捂汗",哪怕医生反复解释现代医学原理,她依然每天给孙子裹三层棉被。这种坚持固然有原则性,但有时会让人错失更好的选择。

难道认死理儿就一定不好吗?去年有个创业案例很有意思。创业者小李坚持要做手工皮具,在电商直播大潮中,他坚持开实体工作坊。结果三年后,他的"慢工出细活"理念反而在高端市场闯出名气。这说明关键要看清坚持的到底是什么。

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知识面窄的领域,认死理儿的情况越多。就像只会做西红柿炒蛋的人,总认为其他菜系都不正宗。其实多接触不同观点,就像给思维开了扇窗,既能保持主见,又能灵活应变。

有个朋友的故事值得分享。他认定程序员必须用Windows系统,结果跳槽到新公司发现全员用Mac。头两周他天天抱怨,后来试着接触新系统,现在反而成了团队里的技术导师。这说明改变认知惯性虽然困难,但突破后的收获往往超乎想象。

最后想说的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既要守护值得坚持的价值观,也要保持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就像老木匠可以用传统榫卯工艺,同时学习3D建模技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往往能创造更大价值。懂得在坚守与变通间找平衡,或许才是真正的智慧。

认死理儿的造句

  1. 造句 我郑芝龙一生机敏过人,想不到妻儿竟这般地认死理儿。
  2. 造句 他年龄虽小,心性却比认死理儿的谢晓南更加豁达。
  3. 造句 有些事不能认死理儿,得尽量往开处想,身上的衣服虽然都湿透了,幸好由于一直在下雨,把钱和证件之类的东西都提前放在了防水旅行袋里。
  4. 造句 可朱培江也是个认死理儿的人,他打定了主意要带着韩俊的石头走,而且车都雇好了怎么能随便放弃。
  5. 造句 牛脾气更是认死理儿,抱住冷炎任由冷炎不断的用膝盖撞击他的胸腹,就是不松手,大有一副跟冷炎拼个鱼死网破的架势。
  6. 造句 郭芙撇了撇饱满的小嘴,哼哼,爹爹是明理之人,却认死理儿,也固执的可怕,与外公有得一比,两个人做了翁婿,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7. 造句 我很郁闷,怎么这个时候又开始认死理儿了。
  8. 造句 其实用精神控制是比较稳妥的办法,谁也不能保证那个倒霉鬼从催眠中恢复过来以后还会不会认死理儿,直接给他灌输一个活下去的精神印记会比较保险一些。

"认死理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