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àng yì jìng láo
成语解释:谓安逸之事互相谦让,劳苦之事互相争抢。
成语出处:《魏书·孝感传·吴悉达》:“昆弟同居四十余载,闺门和睦,让逸竞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讓逸競勞
英文翻译:Let go
让:1.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弟弟小,哥哥让着他点儿。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2.请人接受招待:让茶。把大家让进屋里。3.索取一定的代价,把财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别人:出让。转让。那辆旧车让出去了。4.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谁让你来的?。让我仔细想想。要是让事态发展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5.避开;躲闪:让路。请让开点儿。6.被37.“被”字后面的施事有时可以省略,但“让”字后面的施事一般不能省略,如可说“行李被淋了”,不说“行李让淋了”。8.姓。
逸:1.安乐;安闲:安逸。以逸待劳。一劳永逸。2.逃跑:奔逸。逃逸。3.避世隐居:隐逸。逸民。4.散失;失传:逸文。逸书。逸事。逸闻。5.超过一般:超逸。逸群。
竞:1.争着做某事:竞相传告。2.比赛:竞走。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让逸竞劳”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陌生,但它的核心思想其实很贴近生活:在安逸和辛劳之间,有人主动选择后者。比如同事聚餐时,小李总是默默提前到场布置餐具,即使别人说“坐着等就行”,他依然坚持帮忙。这种“抢着干活”的行为背后,可能藏着他对团队责任感的理解,或是希望通过行动传递善意。
为什么有人甘愿放弃安逸?举个例子,新手妈妈明明可以请月嫂照顾孩子,却选择亲手给孩子喂夜奶、换尿布。有人觉得这是“自找苦吃”,但对她而言,每一次深夜的疲惫都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温度。这种选择无关对错,更像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辛劳”本身成了建立情感联结的通道。
不过,现实中也存在另一种情况:职场新人为了表现积极,揽下所有杂活,结果导致核心工作质量下降。这时候的“让逸竞劳”就变成了自我消耗。这引出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区分健康的奉献与盲目的内卷?观察行为背后的动机很重要——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还是被焦虑驱动的证明欲?前者往往带来充实感,后者容易积累怨气。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动态平衡”的智慧。就像登山时轮流背行李的队友,既不会让某个人全程负重,也不会所有人都空手前行。主动承担值得鼓励,但也要学会判断何时该接过他人的善意——接受帮助本身也是种能力。毕竟,健康的协作关系中,每个人都能在付出与接受之间找到自己的节奏。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里,王阿姨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指导分类。当邻居问她“何必这么辛苦”,她笑着说:“动动手就能让回收率提高5%,这可比跳广场舞有成就感。”这种将辛劳转化为价值感的视角,或许正是“让逸竞劳”在现代社会的最佳注脚。
说到底,选择安逸或辛劳都不是终点。重要的是看清每个选择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为了逃避焦虑而忙碌?还是为实现目标主动突破舒适区?下次当你犹豫要不要“抢活干”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行动是在滋养生命,还是在透支未来?答案会指引你找到最适合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