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ng shì shuō fēi
成语解释:犹言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成语出处:元 柯丹邱《荆钗记 受钗》:“这财礼虽是轻微,你为何讲是说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评说事物等
繁体字形:講是説非
英文翻译:Right and wrong
讲:1.说:讲故事。2.解释;论述:讲明。讲课。这是一本讲语法的著作。3.商量;商谈:讲价。讲和。4.讲求;注重:讲卫生。讲政策。5.就某方面说:讲念书他不行,讲干活可是一把手。6.古又同“斠()(jiào)”。
是: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是处。自以为是。实事求是。你说得极是。应当早做准备才是。2.认为正确:是古非今。深是其言。3.表示答应的词:是,我知道。是,我就去。4.姓。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是。由是可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日天气晴朗。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节约是不浪费的意思。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是石头的。那瓶墨水是红的。我是来看他的。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是一片好心。咱们是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是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是说,做是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是旧,可是还能用。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是谁告诉你的?。是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是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是路。这场雨下的是时候。东西放的都挺是地方。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是吃米饭是吃面?。他不是走了吗?。你是累了不是?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是没去。这本书是好,你可以看看。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搬弄是非”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小时候班里那个总爱传话的同学?比如有人悄悄跟你说:“小张说你衣服丑”,结果你和小张吵一架,最后发现对方根本没说过这话——这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挑拨离间”。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搬弄是非?”其实这和人性中的两个弱点有关:一是通过制造话题获得关注,二是利用信息差掌握主动权。就像菜市场里,摊贩A故意告诉顾客“隔壁的鱼不新鲜”,看似好心提醒,实则是为了抢生意。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去年我们部门就有真实案例:老员工跟新人说“领导觉得你能力不行”,吓得新人差点辞职。后来他直接找领导沟通,才发现是子虚乌有。这件事教会我们:面对是非传言,直接求证比胡乱猜测靠谱十倍。
我发现现代职场有个有趣现象:越是工作压力大的环境,搬弄是非的情况越少。因为大家都忙着处理正经事,根本没空当“人形传声筒”。这或许能给我们启发:充实的生活本身就是抵御是非的防火墙。
下次再听到“有人说你坏话”时,不妨试试这三步:先深呼吸冷静,再像侦探查案般核实信息,最后选择当面沟通。毕竟,与其在别人的口水里游泳,不如自己游向真相的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