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ùn duǎn dào cháng
成语解释:见“论长说短”。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当着众人也对她评头品足,论短道长起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同“说长道短”
繁体字形:論短道長
英文翻译:discussion as to 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论短道长”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耳熟,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缺点或评价他人的是非。比如同事之间私下嘀咕“小李做事太拖沓”,或者亲戚聚会时念叨“隔壁老王家孩子成绩差”——这些场景都是典型的“论短道长”。
为什么人们会不自觉地陷入这种行为?其实背后藏着一种心理需求:通过比较他人不足,获得短暂的安全感或优越感。就像小明看到同学考试失误时心想“还好我没像他那样粗心”,这种心理虽然常见,但长期下去容易破坏人际关系。
如何在生活中避免成为“论短道长”的人?有个简单的办法:把注意力转向具体事实。比如不说“小张工作态度差”,而说“这个月有三次会议他迟到了”。这种表达既客观,又能帮助解决问题。我发现在职场中,能做到这点的人往往更受同事信赖。
当遇到别人议论自己时该怎么办?不妨试试“转移焦点法”。比如有人评价你“穿得土气”,可以笑着回应:“是啊,我确实更注重衣服的舒适度。”既化解尴尬,又守住自己的价值观。记得,别人的评价就像天气,重要但不是生活的全部。
有趣的是,社交媒体的兴起让“论短道长”有了新形式。朋友圈里给别人的自拍点赞却私下吐槽“P图太过”,微信群聊中讨论他人的生活选择……这种隔着屏幕的议论,反而更容易让人失去分寸感。我的观察是:当面说不出口的话,背后更不该说。
下次想要评价他人时,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是事实还是主观判断?说出来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被议论的人在场,我是否还能坦然开口?这三个问题就像三把尺子,能帮我们量出言语的分寸。毕竟,管住嘴巴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比能说会道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