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ǎng 访
  • lù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ǎng lùn jī gǔ

成语解释:探求讨论古代的言论和典实

成语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辞》:“矜我劬瘁,睠我皓首,访论稽古,慰以大道。”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多用于考古

繁体字形:訪論稽古

英文翻译:A visit to the ancients

访论稽古的意思

访:1.访问;探问:访友。来访。2.向人询问调查:访查。采访。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稽:[jī]1.停留:稽留。稽延。2.考核:稽查。无稽之谈。3.计较:反唇相稽。[qǐ]1.〔稽首〕2.古代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3.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也称稽首。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成语评论

什么是“访论稽古”?简单说,就是通过研究历史或经典来指导当下。比如老张在公司开会时说:“咱们这次项目遇到瓶颈,不妨以史为鉴,参考十年前同类案例的数据。”——这就是典型的“访论稽古”思维。

为什么要重视历史经验?去年某网红饮料品牌翻车事件就是反例。他们盲目追新潮包装,却忽略了二十年前某老品牌因过度包装导致口碑崩盘的教训。如果团队提前做过行业案例研究,至少能避免30%的试错成本。

现代人如何实践这种智慧?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每次策划内容前会翻看《战国策》。他说:“古人辩论的技巧放在今天依然犀利,比如用‘围魏救赵’的思维设计反转剧情,视频完播率能涨20%。”这恰好说明经典智慧的跨时空价值。

有人质疑:历史经验会不会限制创新?其实就像建筑师既要懂力学原理又要大胆设计。去年故宫文创年收15亿的案例就是证明——团队既深入研究了清代纹样档案,又融入了现代极简美学,这才创造出爆款产品。

个人认为,在AI技术爆发的时代,“访论稽古”有了新内涵。上周我用ChatGPT分析《资治通鉴》中的管理智慧,三小时就提炼出了适用于初创公司的十二条原则。科技不是要取代传统智慧,而是让历史经验变得更易获取和应用。

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试试这个办法:先查查类似问题在五年前、五十年前甚至五百年前人们是怎么解决的。你会发现,太阳底下真正的新事其实不多,关键是如何把旧经验玩出新花样。就像特斯拉用锂电池技术重新定义马车时代的出行,这就是对“访论稽古”最酷的现代表达。

"访论稽古"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