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ē fó dǐ wū

成语解释:“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成语出处:宋·朱熹《祭魏元履国录文》:“兄实高明,卒监此心,顾托警励,琅琅其音。诃佛诋巫,考礼正俗,奉承靡他,葬又得卜。”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敢做敢为

繁体字形:訶佛詆巫

英文翻译:Chebula slanders Witches

诃佛诋巫的意思

诃:1.同“呵2”(hē)。2.姓。3.常绿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果实像橄榄,可以入药。生长在我国云南、广东一带,以及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4.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藏青果。

佛:[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佛〕同“仿”。2.古同“”,违背,违反。[bì]古同“”,辅弼。[bó]古同“”,兴起。

诋:骂;说人坏话:丑诋。诋毁。

巫:古代所谓能以舞降神的人。主管奉祀天帝鬼神、为人祈福禳灾,并兼事占卜、星历之术。后演变成为专门以装神弄鬼骗取财物为职业的人:巫术。巫婆。

成语评论

诃佛诋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拆开来看,“诃”是斥责,“诋”是毁谤,“佛”和“巫”分别代表宗教或传统信仰中的权威角色。合起来的意思,大概就是对传统信仰或权威进行激烈的批判。比如有人坚持说:“烧香拜佛没用,巫师都是骗子!”——这就是典型的“诃佛诋巫”态度。

核心问题:为什么要用这么激烈的态度批判传统?其实成语背后反映的是思想碰撞。古人用这个词,可能想表达“打破旧观念需要勇气”。就像现在年轻人说“老一辈的方法过时了”,本质上都是想推动改变。但要注意,批判不等于全盘否定,就像我们可以质疑某个管理方式,但不必否定整个公司的价值。

举个现代例子:某科技公司会议上,产品经理拿着数据说:“用户调研显示,我们沿用二十年的包装设计已经不符合年轻人审美。”这时保守派同事拍桌子:“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怎么能随便改!”——前者的建议虽带点“诃佛诋巫”的锐气,但确实推动了产品升级。

个人观点:我欣赏敢于质疑的精神,但更推崇“破而后立”的智慧。去年参加设计比赛时,我先把传统山水画元素拆解重组,再融入现代几何线条,结果作品既保留了文化韵味又充满新意。这说明批判传统不是目的,创造新价值才是关键。

生活中处处有应用场景:教育领域讨论是否取消家庭作业,餐饮行业争论要不要改良祖传秘方。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心态——既不被旧框架束缚,也不为批判而批判。就像修剪树木,剪掉枯枝是为了让新芽更好地生长。

下次遇到观念冲突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传统是否真的阻碍了发展?我的建议有没有建设性?用解决问题的态度代替单纯否定,或许能打开新局面。毕竟,推动进步的不是尖锐的批评本身,而是批评背后那份希望变得更好的心意。

"诃佛诋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