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án
  • cái
  • xu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uán cái mò xué

成语解释: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清·纳兰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某以诠才末学,年未弱冠,出应科举之试。”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才疏学浅的人

繁体字形:詮才末壆

英文翻译:Hermeneutics

诠才末学的意思

诠:1.说明;解释:诠释。2.事理;道理:真诠。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末:1.东西的梢;尽头: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终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车。上世纪末。4.末子:锯末。茶叶末儿。把药研成末儿。5.姓。6.戏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成语评论

"诠才末学"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到底怎么用呢?举个现实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总爱在会议上高谈阔论行业趋势,但被问到具体数据就支支吾吾。这时主管悄悄和同事说:"年轻人有热情是好事,就怕陷入诠才末学而不自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这个词形容这种状况?其实成语里的"诠"是阐释的意思,"末学"指肤浅的学问。合起来就像拿着半瓶水晃荡,以为自己很懂却经不起推敲。比如自媒体时代,某些博主用专业术语包装常识内容,看似头头是道,实则缺乏深度思考,这不就是现代版的诠才末学吗?

不过我觉得这个词不完全是贬义。就像学画画的人初期总爱炫技,创业新手热衷宏大叙事,这些成长阶段的"诠才末学"恰恰是进步的起点。关键是要像宋朝文豪欧阳修那样,明明满腹经纶,却坚持"怕后生笑我学问疏",这种自省态度才能避免真的成为末学之士。

再举个反差例子:菜市场里卖菜阿姨能准确说出三十种蔬菜的时令和做法,虽然不会拽专业名词,但谁敢说她诠才末学?反观某些顶着博士头衔的人,离开自己研究领域就常识匮乏,这种对比特别有意思。可见真才实学不在名头,而在持续积累的功夫。

最后想说,在这个信息碎片化时代,与其担心被说诠才末学,不如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就像手机系统需要持续更新,我们的知识储备也要不断迭代。毕竟连苏东坡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学问从来都是静水深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诠才末学"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