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ǐ
  • yán
  • shu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ǐ yán fú shuō

成语解释:虚假不实的话。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孰图身,诡言浮说,抑可知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

繁体字形:詭言浮説

英文翻译:Quibble

诡言浮说的意思

诡:1.欺诈;奸猾:诡诈。诡计。2.奇异:诡形。诡观。诡异。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浮:1.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脸上浮着微笑。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4.可移动的:浮财。5.暂时的:浮记。浮支。6.轻浮;浮躁:他人太浮,办事不踏实。7.空虚;不切实:浮名。浮夸。8.超过;多余:人浮于事。浮额。9.姓。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成语评论

说到"诡言浮说"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其实它就像我们常说的"空头支票"——听着天花乱坠,细想却站不住脚。比如某公司年会上,经理拍着胸脯说:"明年保证全员涨薪50%,年底分红翻三倍。"可到了年末,大家发现连基本奖金都缩水了。这种光说漂亮话不兑现的行为,就是典型的诡言浮说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种不靠谱的话总有人相信?关键在于说话者往往掌握了心理操控的技巧。他们擅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像"绝对""保证""百分百"之类的字眼,配合笃定的语气,让人在情绪驱动下忽略理性判断。就像菜市场里吆喝"最后三天亏本甩卖"的摊位,半年后依然在"最后三天"。

生活中遇到诡言浮说怎么办?我的经验是培养"问题三连击"的习惯:这话有数据支撑吗?承诺有具体时间表吗?实现路径说得清吗?去年朋友推荐某个投资项目,宣称"每月稳赚20%",我追问资金去向和风控措施时,对方就开始支支吾吾了。这三个问题就像照妖镜,能让虚浮的言论现出原形。

有意思的是,某些时候诡言浮说反而能推动社会进步。就像二十年前有人说"手机能当钱包用",当时听着像天方夜谭,但正是这种看似夸张的愿景,激励着技术革新。所以关键要区分是故意欺骗还是超前预见,前者靠虚构事实谋利,后者用想象力开拓可能。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尤为重要。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有价值的信息,往往表述越平实;越是夸张的承诺,包装得越华丽。下次听到特别动听的承诺时,不妨先喝口水冷静三分钟,或许就能在理性回归时,看清话语背后的真实分量。

"诡言浮说"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