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ō dì tán tiān
成语解释:天上地下,无所不谈。形容话题广泛或巧于言辞。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三回:“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说话没有主题
繁体字形:説地談天
英文翻译:skilled in speech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谈:1.说话或讨论:漫谈。面谈。谈思想。二人谈得很投机。2.所说的话:奇谈。美谈。无稽之谈。3.姓。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说地谈天”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文绉绉的?其实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形容人们聊天时话题广泛,从天上到地下无所不谈。比如你和小伙伴坐在公园长椅上,一会儿聊明星八卦,一会儿又扯到宇宙黑洞,这种“跳跃式聊天”就能用“说地谈天”来形容。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闲聊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举个真实例子——上周公司茶水间里,实习生小王和部门主管聊起最近的天气异常,说着说着竟碰撞出新项目的环保创意。你看,看似漫无目的的谈话,反而能激发意想不到的火花。
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要数家庭聚会。记得去年除夕,三叔喝着老酒从孙子辈的教育问题,突然转到年轻时插队的故事,表妹趁机问起当年的粮票制度。这种跨代际的对话,不正是“说地谈天”的生动写照吗?
这里有个有趣现象:为什么人们总爱在饭桌上“说地谈天”?个人观察发现,美食当前时人的防御心理会降低。上个月参加行业论坛,晚宴时几位大佬放下PPT,从区块链聊到太极拳,反而达成了比正式会议更深入的共识。
年轻人可能觉得成语过时,但换个角度看,“说地谈天”恰恰是当代人稀缺的能力。在短视频充斥眼球的今天,能静下心来天南海北聊两个小时的人越来越少。有次在地铁里见到两个中学生,从游戏皮肤设计聊到量子物理,那种纯粹的思想碰撞实在令人怀念。
下次遇到尬聊场合不妨试试这招:先抛出个冷知识“你知道唐朝人怎么存冰吗”,等对方眼睛发亮时,自然就能开启一段“说地谈天”的奇妙旅程。毕竟,最有价值的对话往往始于看似无用的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