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ō
  • shuō
  • h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ō sǐ shuō huó

成语解释:任凭如何说法

成语出处:《花城》1981年第5期:“‘看吧——’孔丽丽把照片塞过来,冲着老崔头的背影作了个怪相,‘老崔头说死说活也不照。’”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説死説活

英文翻译:Say die, say live

说死说活的意思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成语评论

说死说活”这类成语往往自带戏剧性,到底它们用在实际生活中是什么样子?举个例子,张三劝李四戒烟,李四却摆摆手说:“你少在这儿危言耸听,抽烟的人多了去了!”这里“危言耸听”就带着点“说死说活”的味道——张三把吸烟危害说得再严重,李四都觉得夸张。

有人可能要问:这类成语是不是都用来形容争执场面?其实不然。比如王阿姨安慰刚失业的小刘:“别要死要活的,工作再找就是了!”这里的“要死要活”并非真指生死,而是形容情绪失控的状态,反而传递出温暖关怀的意味。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成语常出现在口语场景。就像上周地铁里两位大妈聊天:“我家那口子非要买保健品,我说破嘴皮子他都不听!”这里“说破嘴皮子”生动描绘了反复劝说无效的窘境,比直接说“反复劝说”更有画面感。

个人观察发现,年轻人在使用这类成语时更喜欢创新组合。比如游戏主播常说:“这把要是输了我就当场去世!”显然不是字面意思,而是用夸张说法制造节目效果。这种语言迭代恰恰说明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

当遇到“说死说活”的表达时,建议先关注语境而非字面。就像朋友说“我今天差点累死”,重点其实在强调工作强度,并非真遇到生命危险。理解这种语言弹性,反而能更好捕捉说话者的真实情绪和意图。

语言学家常说“成语是活化石”,但在我看来,它们更像是变色龙——随着时代环境改变颜色,却始终保持着沟通的核心功能。下次听到“说死说活”的表达,不妨多留意背后的情感温度,远比纠结字面意思更有趣味。

说死说活的造句

  1. 造句 小北京是张岳的伴郎,本来赵红兵说死说活也要当伴郎,但是被张岳一句“必须是童男才能当伴郎”。
  2. 造句 傻孩子,怎么说死说活的呢,多不吉利!等你和韩星结了婚,我想他也会这么对你的。
  3. 造句 王源苦口婆心的说死说活她就是不答应。
  4. 造句 就差没把钱退给我了,说死说活都要送两桌。
  5. 造句 平常女生有啥事儿,说死说活不让进。
  6. 造句 见他正在脸盆里洗衣服,她立刻挽袖子要帮他洗,陆海涛说死说活也没有让她下手。
  7. 造句 然后两个人吵了很久,最后院长悻悻地说,不跟你争了,还是当年那德性,认准了事情别人说死说活都没用。
  8. 造句 人家说外头挣钱多,就一直在外头……说屋里养鸡挣的那几个钱,还不够他抽烟钱……我说死说活它既是不愿意回来。

"说死说活"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