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ō cháng huà duǎn
成语解释:同“说长道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数里论黄雌陆贾,说长话短女随何。”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嘴多
繁体字形:説長話短
英文翻译:indulge in idle gossip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话:1.说出来的能够表达思想的声音,或者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讲话。会话。土话。这两句话说得不妥当。2.说;谈:话别。话家常。茶话会。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可以用一句话讲清楚的事,对方偏偏绕了十八个弯。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要是能长话短说该多好!”其实中文里早有成语专门形容这种现象。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同事小王开会时总爱从盘古开天地说起,直到最后才抛出重点。这时候老张忍不住插话:“咱们长话短说行吗?等下还要赶项目进度。”这里的“长话短说”既是成语,又直接点明了沟通效率的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话像开闸放水?仔细想想,表达方式差异其实反映了思维习惯。有人像写小说似的铺垫细节,有人则像发电报般追求精简。比如菜市场张大妈劝架时总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此处省略500字)...总之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前半段是典型的长篇大论,最后那句才是画龙点睛。
反过来看,急诊室医生处理病患时往往会说:“三言两语说症状,先量血压。”这种场景下,说话简练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危。可见表达方式没有绝对好坏,关键要看场合需求。
从古至今的沟通智慧《论语》记载孔子教学时常“举一反三”,用精简的比喻启发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方式至今仍在沿用——好老师往往能用生活化的例子,把复杂概念讲得通俗易懂。我有个当教授的朋友,总能把量子力学原理用煮面条的过程来解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要注意区分“简明扼要”和“敷衍了事”。就像写工作报告时,既不能写成流水账,也不能漏掉关键数据。上周我就看到实习生把三个月的工作浓缩成“完成既定任务”六个字,结果被要求重写。这说明把握分寸感才是真本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练习“见人说人话”的本领。跟技术团队沟通时多用结构化表达,陪长辈聊天时适当放慢节奏。就像炒菜掌握火候,该旺火快炒时不拖沓,该文火慢炖时不急躁。毕竟,真正有效的沟通不在于说了多少话,而在于对方听懂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