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óu chén měng jiāng
成语解释: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成语出处:《晋书·石崇传》:“先帝决独断之聪,奋神武之略,荡灭逋寇,易于摧枯。然谋臣猛将,犹有致思竭力之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得力干将
繁体字形:謀臣猛將
英文翻译:wise chancellors and brave generals
谋:1.主意;计谋;计策:阴谋。足智多谋。2.图谋;谋求:谋生。谋害。为人类谋福利。3.商议:不谋而合。4.姓。
臣: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3.姓。
猛:1.猛烈:勇猛。突飞猛进。炮火很猛。2.忽然;突然:他听到枪声,猛地从屋里跳出来。3.把力气集中地使出来:猛着劲儿干。4.姓。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谋臣猛将”这个词听起来像古代打仗的标配?其实放到今天,它更像是团队成功的黄金组合。比如我们常说的“诸葛亮配赵云”——谋臣负责出主意,猛将负责闯难关,就像现代公司里战略部定方向、业务部冲锋陷阵那样默契。
有人问:“为什么单靠聪明脑袋或拼命三郎都不行?”看《三国演义》就明白了。曹操赤壁之战那会儿,谋士程昱早看出连环计的破绽,可猛将们急着立功,结果八十万大军喂了长江鱼虾。这说明再好的计策没人执行是空谈,再猛的武将没方向会乱撞。
现代职场里这种组合更常见。我见过创业公司栽的跟头:技术大牛开发的APP功能逆天,但市场部没找准用户痛点,最后成了自嗨产品。反过来也有公司营销吹得天花乱坠,产品却漏洞百出。这就好比“张良的计策遇上项羽的暴脾气”,注定要翻车。
有个成语特别贴切——珠联璧合。就像西汉开国时,萧何管后勤保障,韩信带兵横扫天下。前年我们团队做项目,策划组设计出线上线下联动的方案,执行组愣是把地推做到每个小区快递柜,最后超额完成KPI。这种配合就像咖啡配奶泡,单独喝都苦或腻,搅一起才香醇。
值得注意的是,谋臣猛将的角色会互换。你看唐太宗时期,房玄龄白天在朝堂出谋划策,晚上还能带兵守玄武门。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能文能武”的复合型人才,就像产品经理既要懂技术逻辑,又要了解用户心理。
团队建设就像拼七巧板,单块再漂亮也成不了画。最近看到个数据:成功企业的高管团队中,战略型人才和行动派的比例接近1:1.5。这或许说明,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能把蓝图变成现实的执行者,但永远少不了那个画蓝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