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ràng wèi huáng
成语解释:遑:闲暇。谦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遑)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謙讓未遑
英文翻译:Be humble
谦:谦虚:谦恭。谦让。自谦。满招损,谦受益。
让:1.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弟弟小,哥哥让着他点儿。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2.请人接受招待:让茶。把大家让进屋里。3.索取一定的代价,把财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别人:出让。转让。那辆旧车让出去了。4.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谁让你来的?。让我仔细想想。要是让事态发展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5.避开;躲闪:让路。请让开点儿。6.被37.“被”字后面的施事有时可以省略,但“让”字后面的施事一般不能省略,如可说“行李被淋了”,不说“行李让淋了”。8.姓。
未:1.副词。1.不:未便。未知可否。2.没;没有:未见此人。2.地支的第八位。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遑:空闲;闲暇:不遑。
“谦让未遑”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礼让,甚至到了“来不及谦让”的程度。比如在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刚想给孕妇让座,旁边的小伙子已经抢先站了起来,老人只能笑着说:“我这谦让未遑啊!”这种场景既生动又有烟火气,正是成语融入生活的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过度谦让会不会吃亏?”其实这里的“谦让”并非退缩,而是对他人感受的主动体察。比如团队合作时,同事小王总把发言机会让给新人,自己默默补充细节。表面看他“失去了表现机会”,实际上赢得了团队信任,反而被推举为项目组长。这就像下棋时的“以退为进”,谦让反而成了智慧的选择。
历史上也不乏经典案例。战国时期,齐国使者访问赵国,赵王准备了盛大宴会。齐国使者却坚持让赵国大臣先入座,自己最后落座。这种“谦让未遑”的举动,既维护了外交礼仪,又暗中彰显了齐国气度。可见真正的谦让,从来不是示弱,反而能四两拨千斤。
不过要警惕“假谦让”。比如部门评优时,有人嘴上说着“我资历尚浅”,眼神却紧盯着奖杯。这种言行不一的“表演式谦让”,就像镀金的铁器,经不起时间考验。真正的谦让应该像山泉,自然流淌而不刻意。个人认为,与其纠结该不该谦让,不如先修炼真诚待人的心境——当你真心为他人着想时,进退取舍自会恰到好处。
如何在生活中把握这个度?试着把“谦让”看作社交场合的缓冲垫。遇到意见分歧时,不妨先说“您的想法很有启发性”,再补充自己的观点;面对功劳分配时,多提团队协作而非个人贡献。这些细节就像给人际关系涂润滑剂,让相处变得更顺畅。毕竟,真诚的谦让永远不会过时,它始终是打开良性互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