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ǐn néng shèng huò
成语解释:谨:小心慎重;祸:灾难。做事谨慎可避免灾祸
成语出处: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謹能勝禍
英文翻译:To win
谨:1.谨慎;小心:勤谨。恭谨。拘谨。谨记在心。谨守规程。2.郑重地:谨启。谨领。谨具。我们谨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耐”。2.姓。
胜:[shèng]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胜仗。取胜。2.打败(别人):以少胜多。战胜敌人。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胜于雄辩。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4.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胜景。胜境。引人入胜。5.姓。6.(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胜任。不胜。7.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方胜。[shēng]肽的旧称。
祸:1.灾难;不幸的事或情况。与“福”相对:灾祸。闯祸。2.损害:祸国殃民。
“谨能胜祸”这四个字听起来有点儿严肃,但它背后其实藏着挺有意思的生活智慧。举个最接地气的例子——开车。有人觉得变道不打转向灯是小事,反正后车离得远,但老张每次变道都规规矩矩打灯,结果上个月真的因为这个小动作避免了一场追尾。这时候有人会问:“这么小的动作真能起这么大作用?”其实谨慎就像给生活装了个缓冲垫,意外来临时能争取到关键的半秒钟反应时间。
再看职场里的情况。实习生小王收到客户邮件要求提前发货,他多问了一句“是否需要同步修改合同条款”,结果发现对方对接人漏传了补充协议。可能有人疑惑:“按流程办事会不会显得死板?”但现实里,80%的工作失误恰恰来自“我以为对方知道”。谨慎不是死板,而是用主动沟通填补信息差,像给合作链条涂上润滑剂。
历史故事里也有现成案例。诸葛亮空城计能成功,可不单靠演技——如果他平日没在城防部署、情报系统上下功夫,哪敢在危急时刻摆出那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这倒引出一个问题:“谨慎和冒险冲突吗?”我倒觉得真正高明的冒险,底色往往是长期谨慎积累的底气,就像走钢丝的人腰上其实系着隐形安全绳。
现代人刷手机时也藏着这个道理。朋友群里突然跳出个“扫码领红包”的链接,有人想都不想就点,有人会多瞅两眼网址前缀。上个月同事就因为这份谨慎,识破了冒充公司HR的钓鱼网站。可能有人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没必要草木皆兵吧?”但数字时代的谨慎已经进化成新形态——它不再是战战兢兢,而是养成快速判断信息真伪的肌肉记忆。
观察身边那些总能把日子过得稳当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把谨慎分解成了可操作的日常习惯。就像我认识的一位宝妈,她接送孩子永远比幼儿园开门时间早到十分钟,这个看似多余的动作,既避开了早高峰的拥堵焦虑,又意外获得了和老师交流孩子情况的黄金时间。生活给的惊喜,有时候就藏在提前准备的十分钟里。
说到底,“谨能胜祸”不是要人活得畏首畏尾,而是像给生活装上智能导航系统。它不会阻止所有意外发生,但能在岔路口提醒你:“前方三公里施工,建议提前变道。”带着这份清醒上路的人,往往能把惊险剧情改写为有惊无险的旅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