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án
  • b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án hǔ sè biàn

成语解释:谭:同“谈”;色:脸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有光生长穷乡,谭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有余悸

繁体字形:谭虎色变

英文翻译:Tan Hu's color change

谭虎色变的意思

谭:同“”。如《天方夜谭》。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变: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成语评论

提到“谭虎色变”,许多人可能一头雾水: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常被误写为“谈虎色变”,原意是“一说到老虎就吓得脸色变了”,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极度恐惧的心理。比如有人听到“裁员”就心跳加速,或是提到“公开演讲”就手心冒汗,这些反应都算得上现代版的“谈虎色变”。

为什么人们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如此强烈的恐惧?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每次收到老板的“紧急会议通知”就坐立不安,后来发现其实只是讨论项目进度。这里的问题核心是什么?未知带来的想象空间往往比现实更可怕。就像成语中的老虎从未真正出现,但仅仅是“谈论”就足以引发恐慌。

这个成语源自宋朝《二程遗书》,当时用来比喻对道听途说的过度反应。放到今天,它反而揭示了有趣的心理现象——我们害怕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自己构建的恐惧幻象。比如年轻人对“三十岁门槛”的焦虑,本质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放大想象。

有人认为这种恐惧完全是负面的,我倒觉得未必。最近帮朋友准备求婚时,他紧张到说话结巴,但最终成功后的喜悦反而加倍。这说明什么?适度的紧张能转化为行动力。就像运动员赛前的手抖,可能正是专注力的表现。

如何缓解“谭虎色变”的心态?尝试把“老虎”具象化。当同事害怕向领导提加薪时,我们会拆解成三个具体问题:该准备哪些数据?最佳沟通时机是什么?最坏结果能否承受?当模糊的恐惧变成清晰的待办事项,焦虑感就会自然消退。

下次遇到让你“色变”的事情时,不妨拿出手机备忘录,把抽象的压力源逐条列成可操作的步骤。你会发现,大部分“老虎”不过是躲在思维丛林里的纸老虎。与其被想象中的獠牙吓退,不如点燃理性的火把,一步步照亮前路。

"谭虎色变"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