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ái hǔ sì nüè
成语解释: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成语出处:汉·张衡《南都赋》:“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时局
繁体字形:豺虎肆虐
英文翻译:beastly
豺:哺乳动物,外形像狼而小,耳朵比狼的短而圆,毛大部棕红色。性凶猛,常成群围攻鹿、牛、羊等猎物。也叫豺狗。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肆:1.任意而行,不顾一切:肆无忌惮。肆行无忌。2.铺子;商店:市肆。酒肆。3.数目“四”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虐:1.残暴狠毒:暴虐。酷虐。虐待。虐政。2.灾害:乱虐并生。
“豺虎肆虐”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常用来形容坏人当道、社会动荡的情景。比如我们可以说:“明朝末年,宦官专权、贪官横行,真可谓豺虎肆虐,百姓苦不堪言。”这样的描述,是不是立刻让人联想到混乱年代里普通人的艰难处境?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豺和虎来比喻恶势力?”这个问题提得好!豺和虎都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在传统文化里常被用来象征残暴的力量。比如现代可以这样造句:“某些网络平台任由谣言传播,如同豺虎肆虐,严重污染了信息环境。”这里把虚假信息比作猛兽,形象地展现了危害程度。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历史场景里吗?当然不是!比如谈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说:“当年某奶粉企业为谋利添加有害物质,简直是豺虎肆虐的现代翻版。”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力量感,又让古老词汇焕发新意。我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文化基因,总能找到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
可能有人疑惑:“用这么强烈的比喻会不会夸张?”其实这正是成语的魅力所在。试想描述职场霸凌时:“部门里几个领导互相勾结、打压异己,搞得办公室豺虎肆虐。”短短四字,既避免了直白指责,又精准传递了压抑的工作氛围。这种含蓄而有力的表达,正是汉语的智慧结晶。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现在人们更倾向用“内卷”“PUA”这些网络新词,但像“豺虎肆虐”这样的传统成语,只要用得恰当,反而能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下次写文章时不妨试试,说不定能让你的观点更有穿透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