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àng
  • ē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ù yì wàng ēn

成语解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谴责

繁体字形:負義忘恩

英文翻译:be ungrateful to kindness

负义忘恩的意思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恩:1.恩惠:恩德。恩深似海。他对我有恩。2.(Ēn)姓。

成语评论

负义忘恩”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重,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恩惠,不仅不回报,反而做出伤害对方的事情。比如有人帮朋友渡过难关,结果朋友发达后却翻脸不认人,甚至背后捅刀。这时候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人会变成这样?

举个具体的例子:小王失业时,同事老张主动给他介绍工作,还借钱帮他交房租。半年后小王升职了,却在领导面前污蔑老张工作失误,导致老张被降职。这种行为算不算“负义忘恩”?答案显而易见——小王不仅忘了恩情,还用伤害的方式对待恩人,这就是典型的负义忘恩

有人可能会好奇:现代社会讲究利益交换,这种“忘恩”现象是不是变多了?我个人观察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容易被短期利益驱使。比如有些年轻人接受父母多年供养,毕业后却嫌父母“没本事”,连电话都不愿打。这种心态其实暗含着对亲情纽带的轻视,本质上也属于情感层面的负义忘恩

再来看个历史典故。战国时期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多次刺杀赵襄子,甚至漆身吞炭改变容貌。当被问及为何执着报仇时,他说:“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这故事的反面启示是:若受人大恩却无动于衷,甚至恩将仇报,在道德层面就站不住脚了。

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如何避免成为忘恩之人?我的建议是培养“情感记账本”意识。就像收到礼物要记下来日回礼,接受帮助时也要主动想着如何回报。这种思维习惯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道德清醒。毕竟,懂得感恩不仅是美德,更是维系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最后要说的是,负义忘恩的行为虽令人心寒,但也不必因此对人失去信任。人性本就复杂,既有忘恩负义之徒,也有知恩图报之人。关键是要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保持给予善意的勇气。就像种花不能因为怕凋谢就不浇水,与人相处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更聪明地付出,而不是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