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zuì yǐn tè
成语解释:谓引咎自责。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舜]负罪引慝,祇载见瞽螋。”蔡沈集传:“负罪,自负其罪,不敢以为父母之罪;引慝,自引其慝,不敢以为父母之慝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負辠引慝
英文翻译:Introduction to crime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罪: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引:1.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2.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却:引退。引避。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
慝:邪恶;罪恶;恶念:隐慝(人家不知道的罪恶)。
“负罪引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拗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主动承认错误,并把问题的责任归咎于自己。比如同事小王搞砸了团队项目,他不仅没有甩锅,反而在会上说:“这次问题主要在我,我会重新整理方案。”这种态度反而让大家更愿意帮他解决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主动背锅会不会显得很傻?其实恰恰相反。想象你弄丢了朋友的生日礼物,如果直接说“是我粗心,我重新买一份送你”,对方反而更容易消气。心理学研究证明,主动担责能快速化解对立情绪,就像灭火器一样有效。
在历史故事里能看到更生动的例子。战国时廉颇“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认错,这个举动不仅化解了将相矛盾,还成就了千古佳话。现在有些企业高管公开为产品失误道歉,反而能赢得消费者尊重,这何尝不是现代版的“负罪引慝”?
我观察到生活中有个有趣现象:越是坦诚说“我的错”的人,人际关系反而越牢固。上周邻居装修吵到整栋楼,业主在群里发红包道歉,大家反而开始夸他装修风格有品味。这种化危机为转机的智慧,正是成语传承千年的现实价值。
下次遇到矛盾时,不妨试试这个古老方法。主动说句“这件事我有责任”,就像在人际关系的土壤里撒下信任的种子。你会发现,诚恳的态度比完美的辩解更有力量,毕竟没有人会拒绝一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