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ài guó wáng jiā
成语解释: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成语出处:参见“败国丧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国破家亡
繁体字形:敗國亡家
英文翻译:A ruined country and a ruined family
败:1.在战争或竞赛中失败(跟“胜”相对):战败国。立于不败之地。甲队以二比三败于乙队。2.使失败;打败(敌人或对手):大败侵略军。3.(事情)失败(跟“成”相对):功败垂成。不计成败。4.毁坏;搞坏(事情):身败名裂。伤风败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5.解除;消除:败毒。败火。6.破旧;腐烂:败絮。败肉。7.凋谢;枯萎:败叶。塘里的荷花都败了。8.败落:好好的一个家败在他手里了。9.使败落:败家。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亡:[wáng]1.逃:逃亡。流亡。2.失去:亡佚。亡羊补牢。3.死:伤亡。死亡。4.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wú]古同“无”,没有。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哎哟喂,说到“败国亡家”这个成语,大家可能觉得它离咱们现代生活有点远,但仔细想想,历史故事里可藏着不少活生生的例子。比如《史记》里提到的商纣王,搞酒池肉林、滥用酷刑,结果众叛亲离,最后商朝直接凉凉——这不就是典型的“败国”吗?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光用来形容古代的事儿吗?当然不是!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府,表面看着富贵泼天,内里却勾心斗角、铺张浪费,最后抄家流放,家族彻底垮台。你瞅瞅,这不就是“亡家”的写照?说白了,甭管是国家还是家族,一旦失了人心或方向,结局都差不多。
有人可能嘀咕:现代社会还适用这词吗?还真别说!比如某些企业盲目扩张,管理层内斗,最后资金链断裂倒闭,员工失业——这算不算另一种“败国亡家”?虽然规模小了点,但道理是一样一样的。所以说啊,这成语就是个放大镜,照出了人性里的贪婪和短视。
不过咱也得客观看问题。历史上有些“败国亡家”的案例,未必全是当事人的错。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搞艺术是一把好手,但治国真不行。你说他故意败国吗?未必,但能力跟不上位置,结果照样悲剧。这事儿提醒咱们:找准自己的定位多重要啊!
最后唠点个人看法。我觉得“败国亡家”的故事就像历史给咱们打的预防针。现在有些国家搞贸易战,有些家族为争遗产打破头,这不都是老剧本换新演员?记住老祖宗的话准没错:家和万事兴,国泰民自安。说到底,无论时代怎么变,守住底线、团结协作才是硬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