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ò lù dà xíng
成语解释:同“贿赂公行”。
成语出处:宋·刘攽、刘恕等《〈魏书〉目录序》:“不贵礼义,故士无风节;货赂大行,故俗尚倾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公开以货财进行行贿
繁体字形:貨賂大行
英文翻译:Commodity bank
货:1.货币;钱:通货。2.货物;商品:百货。南货。订货。销货。货真价实。奇货可居。商店来了一批货。3.指人(骂人的话):笨货。蠢货。好吃懒做的货。4.出卖:货卖。5.姓。
赂:1.赠送财物;用财物买通别人:贿赂。2.赠送的财物;买通别人的财物。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货赂大行”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贿赂行为公开化、普遍化的社会现象。举个例子:某地工程招标中,企业老板私下给官员塞红包成了“潜规则”,中标结果早被内定,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反而被排挤。这种“货赂大行”的环境下,公平竞争就成了空话。
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行贿?表面看是“花钱买方便”,实际上暴露了制度漏洞。比如某医院采购设备时,供应商用高档礼品打通关系,导致劣质仪器流入病房。这种行为不仅伤害患者权益,长期更会瓦解公众信任——当解决问题要靠“打点”而非规则,社会运转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
有人问:“难道没人管吗?”现实中监管滞后往往让问题恶化。某地曾曝出交通执法部门集体收黑钱,司机交“月供”就能免查超载。这种系统性腐败就像滚雪球,初期可能只是个别案例,但当多数人默认“花钱平事”,清廉者反而成了异类。这时候单靠抓几个典型,已经很难扭转风气。
我的观察是,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某沿海城市推行招标过程全公开直播后,中标企业的资质合格率提升了40%。这说明透明化机制能有效压缩暗箱操作空间。与其抱怨“风气不好”,不如从具体环节建立可追溯、可监督的规则——制度设计永远比道德说教更有力量。
看待“货赂大行”现象,既要正视其危害,也要看到改进的可能。就像治理污水,不能光盯着浮沫骂,更要找到污染的源头。当电子政务让办事流程线上留痕,当举报渠道畅通无阻,当守规矩的人能得到应有回报,歪风邪气自然失去生存土壤。改变或许缓慢,但每个环节的优化都在为公平正义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