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ān chī lǎn zuò
成语解释:谓又馋又懒。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看他如此贪吃懒做,真像有磨子在肚子里牵的一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嘴馋身懒
繁体字形:貪喫懶做
英文翻译:be greedy of eating and lazy in doing work
贪: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贪赃。贪官。倡廉肃贪。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贪玩。贪得无厌。3.片面追求;贪图:贪快。贪便宜。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饭。吃奶。吃药。2.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吃墨。4.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吃掉敌人一个团。拿车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亏。吃惊。吃批评。7.耗费:吃力。吃劲。8.被(多见于早期白话):吃他耻笑。9.见〖口吃〗。
懒:1.懒惰(跟“勤”相对):腿懒。好吃懒做。人勤地不懒。2.疲倦;没力气:身子发懒,大概是感冒了。
做:1.制造:做衣服。用这木头做张桌子。2.写作:做文章。3.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做工。做事。做买卖。4.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做寿。做生日。5.充当;担任:做母亲的。做官。做教员。做保育员。今天开会由他做主席。6.当做:树皮可以做造纸的原料。这篇文章可以做教材。7.结成(某种关系):做亲。做对头。做朋友。8.假装出(某种模样):做样子。做鬼脸。做痛苦状。
“贪吃懒做”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在形容一个躺平摆烂的人,但它的实际含义比字面更微妙。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每天下班回家就瘫在沙发上刷手机,饿了随手点炸鸡奶茶,脏衣服堆成山也不洗,周末睡到下午三点才起——这种既放纵口腹之欲又逃避基本责任的状态,就是典型的贪吃懒做。
有人会问:享受生活有什么错?问题的关键在于“度”。偶尔犒劳自己吃顿大餐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放纵当成日常,身体和心态都会亮红灯。就像我邻居王阿姨的儿子,半年胖了二十斤不说,工作拖延被降职,现在整天唉声叹气。这让我想到:贪吃懒做表面是身体懈怠,本质是对生活失去了掌控感。
现代社会的便利反而容易助长这种倾向。外卖软件三分钟下单,智能家电包揽家务,很多人不知不觉就掉进了“舒适陷阱”。上周看到个有趣的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用手洗衣服和使用洗衣机,结果手洗组事后更愿意主动整理房间。这说明适度参与劳动,其实能激活人的行动力。
在我看来,与其批判贪吃懒做,不如看作现代人的生存预警信号。去年有段时间我也陷入这种状态,后来发现设定“微目标”特别管用。比如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做一顿饭、散步二十分钟,这些小成就慢慢累积,竟然戒掉了熬夜吃宵夜的习惯。这让我意识到:对抗惰性不是靠毅力硬扛,而是找到生活节奏的平衡点。
换个角度看,贪吃懒做也折射出当代社会的深层矛盾。当“努力工作”和“享受生活”被割裂成对立选项,人们容易走向极端。其实就像炒菜需要掌握火候,该奋斗时全力以赴,该放松时心安理得,或许才是更健康的生活智慧。毕竟连机器都需要保养,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