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ān
  • shé
  • wàng
  • wě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ān shé wàng wěi

成语解释: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成语出处:宋·文莹《玉壶清话》:“贪蛇前行,必忘其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貪虵忘尾

英文翻译:Greedy snake forgets its tail

贪蛇忘尾的意思

贪: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贪赃。贪官。倡廉肃贪。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贪玩。贪得无厌。3.片面追求;贪图:贪快。贪便宜。

蛇:[shé]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动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yí]见“逶蛇”。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队尾。尾声。3.跟在后面:尾随。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尾数。扫尾工作。5.量词。用于鱼:一尾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马尾(wěi)上的长毛:马尾罗。2.蟋蟀等尾(wěi)部的针状物:三尾儿。

成语评论

贪蛇忘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蛇怎么会忘记自己的尾巴呢?其实它讲的是人性中的贪婪和短视。比如有人为了赚快钱,把所有积蓄投入高风险的股票,结果赔得血本无归。这时候旁人就会说:“你看,这就是贪蛇忘尾啊!”

为什么说“贪蛇忘尾”是人性弱点?有个真实案例:某创业公司年初拿到融资后疯狂扩张,半年内员工从20人暴增到200人,结果年底现金流断裂。创始人后来反思:“当时就像饿极了的蛇,只顾着吞下眼前这块肉,完全没想能不能消化。”这恰好印证了成语的核心:在追逐目标时,人们常忽略自身承受能力。

怎么避免成为那条“贪蛇”?我有个朋友在投资时有个妙招——每次做决定前,他都会在手机屏保写上“尾巴还在吗?”这种自我提醒帮他躲过了三次股市大跌。其实我们都能学这招:在追求任何目标时,留出10%的精力检查自己的“尾巴”,也就是现有资源是否撑得住。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解读。比如有人把“尾”比作初心,认为在职场晋升路上,很多人只顾往上爬,却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上周看到某互联网高管的离职信里写道:“升到总监才发现,我早把自己的尾巴弄丢了。”这种现代版寓言,让两千年前的成语焕发了新生。

或许我们都该在钱包里藏张字条,就像航海家的指南针。下次面对诱惑时,不妨摸摸口袋问自己:此刻的贪婪,会不会让我明天没有退路?毕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能吞下多少,而在于懂得什么时候该停下咀嚼。

"贪蛇忘尾"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