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ì
  • yuǎn
  • jì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ì yuǎn bǐ jìn

成语解释:见“贵远贱近”。

成语出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香山居士》引宋·蔡宽夫《诗话》:“楚人发语之辞曰羌曰蹇,平语之辞曰些,一经屈宋采用,后世遂为佳句,但世俗常情,不能无贵远鄙近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看不见眼前的东西

繁体字形:貴遠鄙近

英文翻译:Dear, dear and dear

贵远鄙近的意思

贵:1.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绸缎比棉布贵。春雨贵如油。2.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贵。可贵。3.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贵有自知之明。锻炼身体,贵在坚持。4.地位优越(跟“贱”相对):贵族。贵妇人。达官贵人。5.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姓。贵国。高抬贵手。6.姓。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鄙:1.(见闻)浅薄;(品质)恶劣:鄙陋。卑鄙。2.看不起:可鄙。鄙夷。3.边远的地方:边鄙。4.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见。

近:1.空间或时间距离短(跟“远”相对):近郊。近日。近百年史。靠近。附近。歌声由远而近。现在离国庆节很近了。2.接近:平易近人。年近三十。两人年龄相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亲密;关系密切:亲近。近亲。两家的关系很近。4.姓。

成语评论

有人总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大概就是“贵远鄙近”的典型心理了。比如同事小王,天天抱怨公司食堂难吃,结果出差去外地,连街边小店都夸“这味道绝了”;可回来后,同样的店却说“还是不如外地的正宗”。你看,同一个地方的食物,换个场景评价就天差地别。

为什么人们总觉得“远方的更好”?这可能和神秘感有关。就像小时候总以为游乐园比小区秋千好玩,真去了才发现排队两小时,玩乐五分钟。距离制造了想象空间,而熟悉的事物因为失去新鲜感,反而容易被挑刺。

职场上这种心态更明显。新来的实习生总被寄予厚望,老员工却常被忽略。有个真实案例:某公司高薪聘请“海外专家”改革流程,结果方案和本地团队三年前提的一模一样。但就因为提案者戴着“海归光环”,方案立即被采纳。这不禁让人想问:我们是不是把“远方的和尚”过度神化了?

个人认为,这种心理既是人性弱点,也是进步动力。正因为向往远方,人类才能探索新大陆、研发新技术;但若演变成盲目崇拜,就会像守着金矿却去捡贝壳的糊涂人。就像我去年痴迷网购进口零食,后来发现楼下超市的本地品牌反而更新鲜实惠。

如何保持清醒?不妨试试“时空置换法”。遇到新事物时问自己:“如果这个出现在家门口,我还会这么激动吗?”就像旅游时买的纪念品,回家后多半在角落吃灰。反过来,给熟悉的事物加点新鲜滤镜——周末去从未踏足的社区公园转转,说不定比计划半年的长途旅行更有惊喜。

最近尝试在常去的咖啡馆换了个座位,意外发现窗外有片开得正艳的紫藤。原来美好一直在身边,只是需要换个角度看。毕竟,真正的“珍贵”,不在于地理距离,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用心发现。

"贵远鄙近"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