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xíng
  • sh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ù shí xíng shuǐ

成语解释:赋:给予;行:奉。指送饭送水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或亲为众僧赋食行水,世颇以为失宰相礼。”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送饭送水

繁体字形:賦食行水

英文翻译:Fu Shi Xing Shui

赋食行水的意思

赋:1.(上对下)交给:赋予。2.旧时指农业税:田赋。赋税。3.征收(赋税):赋以重税。4.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5.做(诗、词):赋诗一首。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成语评论

赋食行水”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最基础的生存需求——提供食物和水源。比如:“古代官员下乡赈灾时,首要任务便是赋食行水,让灾民能维持体力重建家园。”这里既点明了成语的字面意义,又带出了其背后的社会责任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古代场景吗?”当然不是!举个现代例子:“疫情期间志愿者团队为隔离小区赋食行水,每天配送蔬菜包和桶装水的画面温暖人心。”成语中的“基础保障”内涵,完全可以映射到现代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行动。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企业管理中。比如某创业公司老板说:“我们现阶段虽不能提供豪华福利,但至少要做到赋食行水——保证员工餐补和交通补贴准时发放。”这种用法既接地气又传递出务实态度,比直接说“保障基本待遇”更有文化厚度。

不过要注意,成语使用贵在自然。有朋友曾问我:“在科技文章里用这种传统成语会不会突兀?”我的经验是:关键看语境是否适配。比如描述生态保护项目时写“荒漠治理不仅要种树固沙,更要为当地牧民赋食行水”,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碰撞反而能激发文字张力。

最近观察到有趣现象:年轻创业者开始用“赋食行水”比喻产品的基础功能优化。就像手机系统更新说明里写着“本次版本未新增炫酷功能,重点在赋食行水——修复了17个影响使用的基础BUG”。这种新旧语汇的碰撞,恰恰说明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依然充满生命力。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强调基础保障的场景时,不妨尝试用“赋食行水”代替常规表达。它不仅能让语言更生动,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社会进步,夯实基础永远比追逐浮华更有长远价值。毕竟,没有稳定的根基,再漂亮的空中楼阁也难以持久。

"赋食行水"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