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ǎng
  • xìn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ǎng xìn fá míng

成语解释:同“赏罚分明”。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光弼传赞》:“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賞信罰明

英文翻译:Reward, credit and punishment

赏信罚明的意思

赏:1.赏赐;奖赏:赏罚分明。2.赏赐或奖赏的东西:领赏。3.敬辞。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赏光。赏脸。4.欣赏;观赏:鉴赏。雅俗共赏。5.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赞赏。赏识。

信:[xìn]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舒展开。2.古同“”,表白。

罚:处罚:惩罚。责罚。赏罚分明。罚他喝酒。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成语评论

赏信罚明”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拆开来看其实很好理解:该奖赏的时候说到做到,该惩罚的时候公开透明。比如一家创业公司里,老板承诺业绩前三的员工能拿到额外奖金,季度结束后果然当众发钱,还详细解释了末位淘汰的规则。员工心里有杆秤,干活自然更卖力。

有人可能会问:“道理都懂,但为什么现实中很多团队做不到?”其实关键在“敢不敢”。比如学校班主任规定“迟到罚做值日”,结果班长迟到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学生立刻觉得规则是摆设。当执行者自己都双标时,再好的制度都会变成空话。

有趣的是,赏罚分明不一定非要严肃刻板。朋友带的项目组就玩过“奇葩奖惩”:完成KPI的团队能获得带宠上班特权,拖延进度的组则要集体穿卡通睡衣开复盘会。这种带着幽默感的赏罚既维护了规则,又缓解了紧张氛围——可见形式创新能让原则更容易落地。

不过要注意别走极端。之前见过某公司把惩罚细则列了二十多页,连杯子没摆正都要扣分。结果员工整天战战兢兢,反而没人敢主动创新。好的赏信罚明就像交通灯,既要明确红绿灯切换规则,也要留出安全变道的弹性空间。

观察身边做得好的管理者,往往会在刚性框架里保留温度。比如发现员工失误时,先区分是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就像健身教练不会因为学员举铁重量不达标就骂人,而是分析动作模式——这种既坚持标准又给予成长机会的方式,或许才是赏信罚明的高阶玩法。

说到底,赏信罚明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组织信任的催化剂。当人们确信努力会被看见、错误会有代价,反而能卸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就像栽种植物,定期修剪枯枝和及时施肥同样重要,关键是要让整片园林朝着阳光的方向自在生长。

"赏信罚明"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