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ì shǒu qǐ jiā
成语解释:赤手:空手;起家:创立家业。形容在无基础和条件很差下创出一番事业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邹仲翔墓志铭》:“君虽亦赤手起家,而好施出其性。”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赤手起家
英文翻译:Starting with bare hands
赤:1.比朱红稍浅的颜色。2.泛指红色:赤小豆。面红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鲜血争取自由:赤卫队。4.忠诚:赤胆。赤诚。5.光着;露着(身体):赤脚。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无足赤。8.姓。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哎哟,说到“赤手起家”这个成语,大伙儿是不是立马想到那种空手套白狼的狠人?比如老张头二十年前揣着三百块钱南下打工,现在成了连锁超市老板,这故事听着像爽文对吧?但咱得掰扯明白:“赤手”到底指啥?是单纯没钱,还是连资源、人脉都没有?说白了,这词儿重点在“零基础开局”啊!
有人可能要杠了:“现在这年头还能赤手起家不?”嘿,你品,你细品!隔壁王姐去年在抖音教人做菜,愣是靠一口铁锅俩铲子攒了五十万粉。这说明啥?时代在变,但机会永远留给敢折腾的人。关键不是手里有啥,而是脑子能不能转出火星子。
不过咱得说句实在话,光靠莽劲儿可不行。你看那些创业失败的案例,十个里有八个是没算清楚成本就往前冲。我二舅当年开奶茶店,连周边有多少同行都没调查,结果三个月赔掉半年工资。所以说啊,“赤手”可以,但不能“空脑”,该做的功课一步都不能少。
最后唠点掏心窝子的:我觉着现代社会“赤手起家”其实门槛更低了。就拿写网文来说,只要你会讲故事,有台手机就能在平台上连载。上周还听说有个高中生写修仙小说月入过万呢!这届年轻人玩的就是轻资产创业,把“赤手”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试错成本低,船小好调头嘛。
所以说到底,赤手起家这事儿吧,三分靠胆识,五分靠眼光,剩下两分得交给运气。不过话说回来,运气这玩意儿,不正是留给那些已经走在路上的人吗?就像我常跟徒弟们说的:先把手头那点事做到120分,风口来了你才能飞得比别人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