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ǐ jū wú shí

成语解释: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成语出处: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生活没有规律

繁体字形:起居無時

英文翻译:lead an irregular life

起居无时的意思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成语评论

起居无时”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作息不规律,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该起床的时候不起。比如有人周末通宵追剧,第二天中午才睁眼,旁人劝他“别总是起居无时”,说的就是这种“生物钟乱套”的状态。

为什么现代人容易“起居无时”?核心问题或许藏在手机屏幕里。睡前刷短视频、半夜回工作消息,蓝光刺激让大脑误以为还在白天。有个朋友曾自嘲:“我家的猫都比我作息健康——它到点就蹲在食盆前催我喂饭,而我还在纠结要不要再开一局游戏。”

有人问:“偶尔熬夜算不算大问题?”其实关键看是否形成惯性。就像学生考前突击复习,短期内起居无时或许能应付考试,但如果长期昼夜颠倒,身体迟早会亮红灯。我见过创业者连续三个月凌晨三点睡,最后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指标比方案书还厚。

如何跳出“起居无时”的怪圈?与其强迫自己“必须早睡”,不如从建立小仪式感开始。比如设定“手机宵禁时间”,用纸质书代替短视频;或者养盆需要定时浇水的绿植,让自然规律反向驯化生活节奏。有位程序员在工位贴了张便签:“代码可以debug,身体不能reboot”——这话糙理不糙。

有趣的是,“起居无时”有时也能成为创作灵感来源。作家村上春树曾在访谈中提过,年轻时在爵士酒吧打工到深夜,反而培养出独特的写作视角。但这种非常态作息终究需要强大自律来平衡,就像走钢丝的人必须清楚知道安全网的方位。

观察地铁早高峰的人群,那些神采奕奕的乘客多半保持着稳定作息。他们或许不懂什么“ circadian rhythm”(昼夜节律)的专业名词,但懂得给身体设置“隐形闹钟”。生活就像种庄稼,该播种时播种,该收割时收割,逆着季节硬来的,收成总归要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