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āo
  • chén
  • c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āo chén chū sú

成语解释:尘、俗:指尘世、人间;出: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同凡响

繁体字形:超塵出俗

英文翻译:overcome material desires

超尘出俗的意思

超:1.超过:超额。超龄。超音速。一连超了两辆车。2.超出(一定的程度或范围):超级。超高温。超一流。3.在某个范围以外;不受限制:超自然。超现实。超阶级。4.跳跃;跨过:挟泰山以超北海。5.姓。

尘: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成语评论

哎,你听说过“超尘出俗”这词儿吗?说白了就是形容那些跳出常规、活出独特范儿的人或事。比如隔壁老张家的闺女,放着高薪工作不干,跑去山里开民宿搞有机农场,村里人一开始都说她“瞎折腾”,结果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这可不就是超尘出俗的典型例子?

等等,这成语只能在人身上用吗?那可不一定!你瞧故宫文创团队把雍正批奏折做成了表情包,让传统文化“活”出了新花样,既保留底蕴又不落俗套,这不就是超尘出俗的创新实践?

有人可能要问:“超尘出俗是不是非得搞大事?”嘿,格局打开点!楼下王大爷每天晨练打太极,风雨无阻二十年,动作行云流水跟公园里其他抖空竹的老伙计形成鲜明对比——平凡日子里的坚持,照样能活出超尘出俗的味道。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现在满大街都是短视频同款网红店,能坚持做手工豆腐脑的老李反而成了社区里的“宝藏大叔”。你看,有时候不追潮流反而成了最特别的风景线,这大概就是超尘出俗的反向操作吧?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在这个万物皆可复制的时代,保持点“超尘出俗”的劲儿,说不定哪天你的独特之处就成了别人眼里的光。就像我坚持用钢笔写信,虽然老被说“过时”,但每封手写信拆开时的仪式感,可不是电子屏能替代的。

"超尘出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