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 gù xí cháng

成语解释:谓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成语出处:李大钊《民彝与政治》:“而吾民族思想之固执,终以沿承因袭,踏故习常,不识不知,安之若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踏故習常

英文翻译:Do as you always do

踏故习常的意思

踏:[tà]1.踩:不要踏坏庄稼。脚踏实地。2.到现场去:踏看。踏勘。[tā]〔踏实〕同“塌实”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习:1.学习;复习;练习:自习。实习。习艺。修文习武。2.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3.习惯:积习。恶习。相沿成习。4.姓。

常:1.一般;普通;平常:常人。常识。常态。2.不变的;固定的:常数。冬夏常青。3.时常;常常:常来常往。我们常见面。4.指伦常:三纲五常。5.姓。

成语评论

踏故习常”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其实说的就是“总按老套路办事”的意思。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公司年年搞同样的年会节目,员工都看腻了?”答案可能就是:“领导觉得这样省事呗,踏故习常惯了,生怕换新花样会出乱子。”这种心态在生活中太常见了——习惯一旦形成,就像穿着旧鞋走路,虽然硌脚,但脱下来反而觉得不踏实。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明知旧方法有问题,还是不愿意改变?其实这和大脑的“省电模式”有关。人类天生喜欢确定性,重复熟悉的行为能减少决策压力。比如父母教孩子:“别总用手机查资料,翻字典才对!”表面上是坚持传统,本质上可能是不愿适应新工具带来的认知挑战。

但换个角度看,踏故习常真的一无是处吗?未必。比如老中医的祖传药方、传统节日的习俗,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验确实有价值。关键是要分清楚哪些是值得保留的智慧,哪些是阻碍进步的枷锁。就像我爷爷总说:“腌酸菜就得用陶缸,塑料桶会串味!”这属于值得传承的生活智慧;但要是坚持“写信比发邮件正式”,可能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怎么打破这种惯性思维呢?不妨试试“新旧混搭”。比如学校教古诗文时,可以让学生用短视频重新演绎;公司开策划会时,规定前半小时必须提三个反常识的点子。我自己在写文章时,会刻意换不同的咖啡厅写作,环境的变化往往能刺激新思路。记住:改变不一定要推翻一切,有时候微调角度就能打开新局面。

说到底,踏故习常就像吃饭用筷子——用得好能夹起美味,但遇到牛排时也该知道换刀叉。未来的世界注定属于那些既懂得尊重传统,又敢于打破常规的人。下次当你下意识想说“向来如此”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个‘向来’,真的通向更好的未来吗?”

"踏故习常"的相关成语